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垂体MRI中垂体形态、大小等表现在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preciouspuberty,CPP)中的诊断价值,且与激素水平及其它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性早熟儿童垂体MRI资料,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同期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无垂体疾病、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正常儿童垂体MRI资料。并按年龄分为<6岁、6-8岁、>8岁(2-10岁、平均年龄6.8岁),比较正常组与CPP组垂体各径线、体积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探讨CPP组儿童组垂体体积与Tanner分期、LH峰值、垂体形态等临床特点有无相关联系。
结果1.正常组与CPP组比较:<6岁与>8岁年龄组矢状高径、矢状横截面积,>8岁年龄组矢状前后径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余各年龄组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高径、矢状横截面积、矢状前后径、垂体体积比较P<0.05,CPP组显著大于正常组;
2.CPP组各年龄垂体形态相比较P<0.05,在<6岁组以凹陷型(71.42%)为主,6-8岁组以平坦型、凸型(64.71%)为主,>8岁组以凸型(62.50%)为主;
3.CPP组,垂体体积与<6岁组垂体形态、骨龄超前值,6-8岁组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8岁组LH峰值、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呈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2>0.30);与>8岁组垂体形态和<6岁组LH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
4.CPP组发现垂体微腺瘤2例(1例3y、1例6y),其垂体内直径均小于10mm;Rathke囊肿1例(8y)。
结论1.MRI中CPP组垂体形态较正常组有特异性表现;尤其垂体体积在CPP组各年龄阶段均较敏感;
2.CPP组垂体上缘形态随年龄增长逐渐凸起,且<6岁的性早熟女童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为主,在性早熟的早期诊断中无特异性;
3.CPP组垂体体积与垂体形态、LH峰值、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骨龄-生理年龄)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性早熟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性早熟儿童垂体MRI资料,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同期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无垂体疾病、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正常儿童垂体MRI资料。并按年龄分为<6岁、6-8岁、>8岁(2-10岁、平均年龄6.8岁),比较正常组与CPP组垂体各径线、体积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探讨CPP组儿童组垂体体积与Tanner分期、LH峰值、垂体形态等临床特点有无相关联系。
结果1.正常组与CPP组比较:<6岁与>8岁年龄组矢状高径、矢状横截面积,>8岁年龄组矢状前后径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余各年龄组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高径、矢状横截面积、矢状前后径、垂体体积比较P<0.05,CPP组显著大于正常组;
2.CPP组各年龄垂体形态相比较P<0.05,在<6岁组以凹陷型(71.42%)为主,6-8岁组以平坦型、凸型(64.71%)为主,>8岁组以凸型(62.50%)为主;
3.CPP组,垂体体积与<6岁组垂体形态、骨龄超前值,6-8岁组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8岁组LH峰值、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呈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2>0.30);与>8岁组垂体形态和<6岁组LH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
4.CPP组发现垂体微腺瘤2例(1例3y、1例6y),其垂体内直径均小于10mm;Rathke囊肿1例(8y)。
结论1.MRI中CPP组垂体形态较正常组有特异性表现;尤其垂体体积在CPP组各年龄阶段均较敏感;
2.CPP组垂体上缘形态随年龄增长逐渐凸起,且<6岁的性早熟女童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为主,在性早熟的早期诊断中无特异性;
3.CPP组垂体体积与垂体形态、LH峰值、Tanner分期、骨龄超前值(骨龄-生理年龄)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性早熟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