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通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代谢重构及β3受体、PPARα表达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eace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脉通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重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组织FFA、LD、SDH及ATP酶含量和心肌组织β3受体和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脉通治疗心力衰竭机理。方法:用阿霉素制备动物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心脉通组、卡维地洛组、非诺贝特组,并给予心脉通、卡维地洛、非诺贝特干预。采用电生理仪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组织匀浆法测定FFA、LD、SDH及ATP酶含量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心肌组织β3受体和PPARα表达变化及定位;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心脉通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活力及β3受体和PPARα表达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心率、+dp/dtmax和-dp/dtmin绝对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心率、+dp/dtmax和-dp/dtmin绝对值高于模型组(P<0.05);LVEDP则低于模型组(P<0.05)。2.心脉通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心室质量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3.心脉通组大鼠心肌组织FA和LD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心脉通组增加SDH活性(P<0.05)。心脉通组明显改善Na+K+-ATP和Ca2+Mg2+-ATP活性(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PPARα表达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心脉通组大鼠心肌组织PPARα表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心肌组织β3受体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脉通组较模型组β3受体表达减少。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β3受体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β3受体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PPARα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相对于模型组PPARα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6.模型组心肌细胞给予H2O2损伤6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心脉通含药血清组在H2O2损伤6h后,其细胞活力虽较正常对照组低,但高于H2O2作用6h模型组(P<0.05)。7.模型组心肌细胞给予H2O2损伤6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β3受体表达增加(P<0.05)。心脉通组同样H2O2损伤6h后β3受体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模型组心肌细胞给予H2O2损伤6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PARα表达减少(P<0.01)。给予心脉通含药血清处理后PPARα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1.利用阿霉素复制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发生了代谢重构表现。2.心脉通可以改善阿霉素所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功能,提高体重指数,提高生存率,调节FFA、LD、SDH及ATP酶的含量。3.心脉通可能通过下调β3受体,提高PPARα的表达来改善阿霉素所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代谢重构。4.心脉通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β3受体的过度激活,促进PPARα表达而发挥其抗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重构的作用。5.心脉通可能通过改善代谢重构的途径来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报昌都12月18日电(记者 陈志强)今年来,芒康县各驻村工作队创新推广“支部+协会+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五新”模式,既“输血”又“造血”,增强了农牧区发展后劲。$$深挖优势
报纸
本文从全球化营销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应具有的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模式、大市场营销、跨文化营销、知识化营销等全球性思维和观念,以及可采取的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地理分析当中,如何从DEM数据中提取到更多的地学信息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深入探讨了基于DEM的各种常用地学分析功能的实现技术,并应用ArcObjects开发工具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以独立的应用程序实现了DEM的三维显示、坡度分析、通视分析和剖面图绘制等功能地学分析功能,为类似应用提供了借鉴。
<正>引言&#39;弃医从文&#39;是鲁迅人生道路重要的转折点,也是知识分子文学救国的时代症候,鲁迅研究者历来都非常看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本是研究鲁迅最早的国家,也是研究
目的:观察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神经元PKA、SYP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抗抑郁的可能分子机制。 方法:(1) 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选用慢性轻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