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赣江流域植被指数(NDVI)数据、气象数据、植被类型数据以及土壤质地数据,使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拟估算了赣江流域1998-2012年15年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赣江流域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赣江流域1998-2012年年均植被NP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NPP最大值为1264gC/m2,年均NPP为758.88gC/m2/a,森林生态系统NPP年累计值最高,农田生态系统NPP较森林生态系统较低,草地生态系统NPP最低。(2)赣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NPP有较大差异,单位平均NPP最大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年均NPP为745.9gC/m2/a,其次为农田,年均NPP为745gC/m2/a,之后大小依次为灌丛和草地,年均NPP分别为570gC/m2/a和501gC/m2/a。(3)1998-2012年赣江流域植被NPP平均值整体呈现出稳定上升趋势,其中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NPP为664.73gC/m2/a;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NPP为844.79gC/m2/a。从季节变化情况来看,每年春季(3-5月)的NPP平均值为46.26gC/m2/季,夏季(6-8月)的NPP平均值为114.75gC/m2/季,秋季(9-11月)NPP的平均值56.21gC/m2/季,冬季(12-2月)NPP的平均值为7.74gC/m2/季。(4)不同植被类型在各个月的NPP值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单峰型曲线的特点,季相变化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7月份各植被类型的NPP值最大,达到峰值,1月份和12月份的NPP值最小。(5)赣江流域植被NPP与年均温呈负相关性,整个研究区NPP与年均温的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22。NPP与年均温呈正相关的面积约占植被总面积的16.42%,该地区植被NPP随温度升高而增加;NPP与年均温呈负相关的面积占植被总面积的83.58%,NPP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赣江流域植被NPP年降水量呈正相关,整个研究区NPP与年降水量的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12。NPP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的面积约占植被总面积的71.03%,该地区NPP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NPP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的面积占植被总面积的28.97%,NPP随降水量的减少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