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将文本分析理论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并加以评估的做法在国内尚处于尝试阶段,缺乏完善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MTI学生翻译的文本分析能力。研究基于诺德提出的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在MTI课堂设计了教学实验,并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旨在考查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本文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MTI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的现状;(2)从翻译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基于文本分析模式的教学实验如何实施;(3)从翻译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文本分析的教学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研究首先根据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设计了一个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目前不足的文本分析能力,而这在目前的国内翻译课堂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然后对学生的译文质量进行评估,旨在考查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以及评价教学实验是否有效。笔者采用问卷,自我评估报告,采访和自然观察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主要通过对问卷和自我评估报告等数据的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学生具备通读原文,斟酌适当的字词句翻译,尽量忠实原文等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但对文本的目的语读者,文本传播媒介,文本的出版时间和地点,文本的翻译纲要,原文作则与写作背景等问题较少考虑,且文本分析知识不系统。 2、该教学实验最大的特点在于,文本分析理论贯彻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教学材料涵盖不同的文本类型及体裁,并根据文本类型的差异性,得到了对应的翻译策略档案。翻译作业包括了真实的翻译项目,真实的文本分析语境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化的自主性。 3、经过翻译教学实验,学生的译文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大为减少:(1)“理解错误”减少,反映出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文本分析知识推断主题,判断歧义。(2)“风格不当”减少,反映出学生的文体意识增强。(3)“中式表达”和“语法错误”减少,这说明学生的双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学生文本分析能力中各因素的提升幅度遵循一定的次序,即学生译者在文外因素意识上的提高最为显著。其中,文本类型,发送者及其意图,接受者及其期望,文本媒介这四方面的文本意识得到了最为明显的提高。 系统化的文本分析理论不仅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学生译者提供了理论工具,说明或解释译员所做的翻译选择。此次教学实验是进一步探讨翻译文本分析能力及其培养的必不可少的前期研究,在将翻译理论融入翻译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等方面对翻译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并为采用更大样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