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及碳管理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不可逆的命题,并对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未来发展必须在气候变化、旅游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碳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关键工具,通过碳足迹评价可以找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关键因子,提出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措施。碳管理关注以最低成本实现碳减排,是碳足迹评价的后续性工作。本文引入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清单,全面统计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边界内的碳排放,评价其碳足迹,找出碳减排关键因子和潜力因子并进行碳减排管理,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提供新思路。碳足迹评价和碳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热点,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对于全球变化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影响研究,旅游地人类活动碳足迹评价及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研究较少;并且由于旅游业不是国民核算体系的传统部门,国内外缺少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旅游业碳排放准确而全面的统计。旅游碳足迹评价多集中在能源消耗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中废弃物和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较少涉及,基于碳排放清单的旅游碳足迹评价研究集中在国家等大尺度层面,对自然保护区类的区域小尺度研究需要推进。其次,旅游碳足迹评价多是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某一主体或某类活动碳排放的具体分析,而对自然保护区特定边界内人类活动碳足迹的研究欠缺,其碳排放分析多集中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交通上碳排放分析上,对保护区内部碳排放的具体状况难于全面了解。再次,保护区碳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低碳管理、减碳政策及措施分析上,对碳管理机制缺乏宏观和整体分析。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的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区域适宜性的碳管理机制。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环境生态学、旅游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GIS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论文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结合对自然保护区内游客活动的过程分析,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依据清单对九寨沟各排放源的碳排放与碳储存进行分析。其次,设计碳足迹评价模型,对九寨沟的碳足迹和碳平衡的动态变化进行分对九寨沟碳排放进行统计分析。再次,基于流程管理提出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对九寨沟现有的碳管理进行改进。论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人类活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确定碳减排的关键因子,探索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结论如下:首先,2012年九寨沟人类活动碳排放集中在建设用地。依据九寨沟2012年碳排放清单对九寨沟碳排放的碳汇构成、主体构成、地点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从碳源构成看,能源消耗是九寨沟碳排放主要来源,2012年能源碳排放占九寨沟碳排放总量的81.86%,其余为废弃物碳排放。从主体及活动类型看,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总量的88.89%,其中最主要来自保护区经营性公司的商业活动,其他依次为游客的游览活动和管理局的管理维护活动;居民生活碳排放来自村寨日常生活和私家车驾驶。从地点分布看,保护区公路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44.89%,主要是燃油消耗;其次为保护区旅游区(22.43%),主要是废弃物排放;再次为沟口(20.62%)、村寨(10.4%)、诺日朗中心碳排放最小(1.67%)。其次,九寨沟土地利用经历森林采伐、旅游开发、停止采伐恢复植被、退耕还林、减少经营用地等重大变化,使得九寨沟土地碳储量相应地出现了先减少后增长的局面。从1986年到2012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储量总量增长了5%。九寨沟保护区的平均碳密度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尤其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国内平均3-4倍,碳汇作用非常突出。土壤是九寨沟碳储量的主要来源,其碳储存是九寨沟碳储存总量的69%,是土地植被碳汇的2.2倍。林地是九寨沟最大碳库,贡献了85%的碳储量。再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九寨沟碳足迹增长的趋势不可能改变,即使是出现灾害疾病经济危机等大事件,其影响也会是阶段性的,随着旅游恢复碳足迹仍旧会增长。根据库格涅茨曲线进行九寨沟碳足迹的峰值分析,则九寨沟人类生活碳足迹的峰值可能出现在9000-10000hm2之间,此后可能会逐步下降。第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良好,虽然生态碳平衡指数自1975年来整体呈增加态势,但到2012年仅为0.078,说明人类活动对九寨沟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很小。这意味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提供的具有生产力的土地总供给与吸纳人类活动碳足迹之间存在巨大的生态盈余,不仅可以支撑九寨沟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可以为我国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提供大量碳汇。第五,九寨沟碳管理应该包含碳源控制、碳汇建设和碳平衡推进。九寨沟碳管理的具体实施应从土地利用的优化、居民和游客人数控制、利益主体的减排责任分担,产业与消费结构转型、碳汇与减碳技术、政策支持等几方面着手。第六,论文发现九寨沟存在环境邻避现象。2012年九寨沟47.3%碳足迹被转移至保护区之外,只有52.7%还在保护区之内。52.7%碳排放所产生的碳足迹为2041.0497hm2,仅占九寨沟具有生物生产力面积的3.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的外部转移反映了环境成本的转移或转嫁,或者是环境外部性问题和自然保护区的邻避效应的存在。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邻避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减少碳足迹的环境影响防止某些土地利用由碳汇向碳源转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碳汇从而提升碳汇交易的收益。综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选题创新:将碳足迹、碳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几个研究热点结合起来,选题又切中九寨沟旅游增长过快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问题,选题具有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二是方法创新: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二是视角创新: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碳排放和居民、商业、管理部门的碳排放综合考虑,将碳足迹评价和碳管理机制综合分析。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后续深入:一是由于数据有限而无法进行碳足迹的时间变动分析;二是碳排放系数法和NPP法虽适用性强但不够准确,以后可以尝试实测法弥补该不足;三是论文对碳管理机制的研究还没有深入,有待继续丰富完善。
其他文献
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洲区旧街花朝节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本身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缺失严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重建势在必行。立足于花朝节
自2009年以来,我国许多蔬菜的市场价格呈现出不规律的巨幅波幅,这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严重扰乱了我国蔬菜市场的经济秩序,进而造成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尴尬局面。以利益相
本文拟从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三维重建的思想入手,并运用哲学原理,剖析目前三维医学图像重建的历史地位,以明辨三维图像重建是否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飞跃。1超声医学发展的第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房地产价格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西安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西安市房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以色列圣约的神学构成、历史背景及其宗教隐喻,指出尽管它具有与整个古代近东相同的立法与司法习俗,但它更强调的是神与以色列立约和日后重立约的宗教经历。
本文首先从对移动办公系统提出了的安全需求目标,然后对移动办公系统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了一种适应移动办公的解决方案,并对其中涉及的
<正>1总体情况2017年12月,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9起、死亡54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22起,死亡人数增加23人,同比分别上升81.48%和74.19%(见图1)。2017年12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读者徐华明来电说,他想求购大量龙虾,请有货源的农民朋友与他联系。 Xu Hua-ming, a reader of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said:
期刊
<正>现代猪种对高瘦肉率和高繁殖性能的选择,导致母猪的体脂含量下降、食欲减退,增加了母猪因泌乳期需要而对体组织过度动用的风险,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种用年限。与此
江苏省泰州市李维民读者来电:我今年打算种20亩棉花,马上到移栽大田的时候了。往年棉花收后的棉杆往往不好处理.而且所耗费人力太多,我想稻麦有秸秆打捆机械。棉花有没有相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