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理健康”定义中所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我意识。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者的核心特质。学龄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学龄期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经验的增加,其自我意识的内容得到极大地丰富,水平也迅速提高。研究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不仅可以深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认识,而且对促进儿童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本研究对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的正确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分层、典型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原则,在浙江省抽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五个地区(杭州,嘉兴,金华,台州,丽水),在每个地区随机抽取城市、农村、民工小学各1所,并在每年级(自三年级起)选取人数相当的班级各1个进行调查,共获调查对象3328例。调查员为相关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儿少卫生工作者,由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与指导。培训内容:量表指导语、调查目的、施测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逐项解读调查内容,使其充分理解调查项目的内容和含义,消除其对调查项目可能产生的歧义;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调查技巧;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强调调查的知情同意原则,资料的保密性原则。并由调查员对本地区各相关班主任(担任三个月以上者)进行培训。每位学生的PHCSS量表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班主任编号成套,无记名填写。Rutter教师问卷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父母问卷则以家长会的形式(未到场的家长则以电话的形式)向家长说明调查意义,取得同意后由父母或抚养监护人填写。PHCSS量表由班主任统一指导,学生知情同意后自行填写,随即回收;最终共发出问卷3328套,回收有效问卷3158套,有效率为94.89%。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数据录入员运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并做好核对工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而不同分类中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量表的信效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浙江省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状况浙江省学龄期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得分上高于全国常模;而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上前者却低于后者。浙江省男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因子及总得分上低于全国男生常模;女生各因子及总得分均低于全国女生常模。7-9岁组与10-12岁组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因子及总得分上均低于全国常模;13-15岁组在各因子及总得分上均低于全国常模。不同年龄组儿童自我意识比较结果为:低年龄组儿童自我意识大体上高于高年龄组儿童。城市、农村、民工学校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幸福与满足因子及总得分上依次降低;城市、民工、农村学校儿童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得分上依次降低;城市、农村学校儿童在合群因子得分上高于民工学校儿童,但前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升高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基本上呈现出升高趋势。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学龄期儿童在焦虑因子及总得分上核心家庭高于单亲家庭。母乳喂养的儿童在合群因子得分上高于人工喂养者。不同带养人的儿童在各因子及总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绩对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影响表现在:学习成绩好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较高,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较低;高自我意识者一般有优良的学习成绩,低自我意识者倾向于有较差的学习成绩。父母和教师问卷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PHCSS各因子及总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无论父母问卷还是教师问卷,高自我意识组各型行为问题检出率均低于低自我意识组。【结论】浙江省学龄期儿童自信心较强,表现为对自身的躯体外貌评价较高、在学校的表现较好;然而对行为、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较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与焦虑情绪,幸福感不强。城市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较高。父母高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优越、学习成绩优良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单亲家庭儿童焦虑倾向突出;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合群意识的发展。儿童的行为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