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wilt)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植物病害之一,它能侵染许多不同的物种,其中包含多个重要的经济作物,如番茄、茄子、马铃薯、花生、香蕉等。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一种全球广泛栽培、营养丰富的重要蔬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茄子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生产中受多种病害严重危害造成产量大幅下降,其中青枯病是限制我国南方茄子生产的一大因素,造成的减产在严重时高达50%~60%。 生产实践已经证明抗性育种是控制青枯病的根本方法,定位抗病基因对于设计抗病育种策略及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茄子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仍停留在寻找分子标记水平,本研究试图从全基因组筛选抗病位点。 本研究以704个SSR标记对四个抗青枯病茄子品种‘湖南小圆茄’、‘MM152’、‘MM853’、‘云南小圆茄’和一个感青枯病品种‘Blacknite’进行了SSR多态性筛选,发展了一批多态性SSR标记。在‘湖南小圆茄’与‘Blacknite’之间的多态性SSR标记有54个,占SSR标记总数比例为7.5%,共显性标记有52对,显性标记有2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感病材料‘Blacknite’与4份抗病材料亲缘关系较远。 以往的遗传分析表明我国地方品种‘湖南小圆茄’携带了隐性抗青枯病基因。本研究以‘湖南小圆茄’与‘Blacknite’为亲本杂交得到F2,对F2在自然发病与人工接种两种不同环境下进行抗青枯病QTL分析,并比较两种不同环境下抗性QTL的差别。对于自然发病群体,培育幼苗然后移植到自然病圃,对135株F2进行抗性调查,从中选取了抗性最强的和抗性最弱的各22株进行SSR分析,共分离分析发现在连锁群13(对应于茄子第11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抗性QTL,命名为ebwr11.1。 对于人工接种群体,在幼苗阶段对其进行人工伤根接种青枯菌,对55株F2进行表型鉴定和SSR分析,发现在连锁群1(对应于茄子第8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主效QTL,命名为ebwr8.1,在连锁群13上同样也存在与自然发病群体抗性QTL同一位置的抗性QTL。说明染色体11上的抗性QTL较稳定,在不同鉴定条件下都稳定表达。而ebwr8.1只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能表现出来。 本研究还以‘湖南小圆茄’与‘Blacknite’为亲本构建了一张茄子种内SSR分子遗传图谱,由72个SSR标记构成,共包含19个连锁群,覆盖396.2cM,连锁群的标记数目介于2~7之间,遗传距离介于49.4cM与2.7cM之间,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