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教育史证明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心理学以及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提问不但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问题。数学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一种极致,更需要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其中初中数学是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一个关键阶段,因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一线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教师讲得累,学生听着累,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这样现状,本文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内容。针对这样的研究内容,笔者采用了很多方法来研究。首先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查阅了教育学、学习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数学课程论等相关论著。其次采用剖析法来分析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理论联系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认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研究的内容以及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研究综述,介绍国内外对课堂提问研究现状和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对影响课堂提问的四个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提问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原则进行简单的分析。第四章是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问卷调查的分析,了解师生对课堂提问的真实看法。第五章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案例分析,在同课异构的案例中了解理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第六章是结论和未来的研究计划。文中针对提问过程中的四要素:教学背景、教师、学生和数学语言分别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当然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还存在很多的研究空间,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提高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帮助,真正做到以问启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