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影响分析与维修限值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岔是高速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车辆由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的设备,实现了不同线路间的跨越。在道岔的服役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伤损,影响道岔结构的受力与行车安全,层间伤损是最常见的伤损形式。本文分析了道岔板与底座板之间的不规则离缝对道岔结构受力和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并提出了道岔板与底座层间离缝的维修标准。本文针对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和结论:(1)现场调研表明,道岔结构底座的伤损主要分为混凝土自身伤损、层间界面伤损和施工缺陷三类,通过对伤损的分析,为解释伤损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机理提供了参考。对道岔底座板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施工浇筑质量,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当,板边则易产生离缝,提高施工质量是保持底座板长期耐久的基本途径。(2)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板式无砟道岔静力学计算模型,用非线性弹簧实现不同离缝高度的模拟,运用分形模拟离缝的不均匀边界,考虑在列车静荷载与温度梯度单独或者耦合作用下,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离缝对道岔结构受力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板端受离缝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板边离缝,最后是板角离缝和板中离缝。板角离缝面积超过0.3m~2时,道岔板应力超过混凝土开裂应力。板中离缝对道岔结构影响较小。当板端通长离缝长度超过0.8m、离缝高度大于2mm时;当板边通宽离缝长度超过0.6m、离缝高度超过2mm时,道岔板的纵向拉应力达到正常状态的数倍并超过道岔板混凝土开裂应力。(3)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车辆-板式道岔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形状、大小的离缝对轨道系统垂向动力特性的影响。离缝形成了轨道动态不平顺,加剧系统振动,降低行车平顺性与安全性,板端离缝对轨道结构的影响最为不利,当离缝较大时,由离缝引起的轨道动态不平顺起主导作用,最大轮轨垂向力、道岔结构相对位移、道岔板加速度与轮对加速度急剧增加,在列车荷载循环作用下,将会加快层间离缝发展、加快道岔部件的伤损,降低行车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分析表明,板角离缝对轨道结构影响较小,道岔结构动力响应主要是来源于钢轨自身不平顺。当板端的离缝长度大于0.4 m~0.8m时,轮对加速度、道岔结构相对位移有明显增加,道岔板的垂向相对位移与加速度增大必然会加速道岔结构损伤。当板边离缝超过0.6m,即离缝超过轨下,道岔系统动力响应急剧增加,影响道岔结构列车过岔的平顺性与安全性。(4)结合维修理论和伤损特征,分别对板角离缝、板中离缝、板端通长离缝、板边通宽离缝维修等级划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等级,按照离缝长度l、离缝高度h与和离缝宽度b分别三个指标提出了维修限值。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网络布线课程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从课前教学活动、课中教学活动、课后教学活动三方面论述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改进
教师要秉持高中生物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减少理论知识讲述在课堂中的占比,针对性优化实验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平台,保证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实验探究
民生是近几年我国很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吃、住、行、呼吸来谈谈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正在明显加强,因为战略管理会计具备长期性、外向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就满足了机场企业的发展需求,并且对国际机场企业的会计模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对象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系统用户主机进行分
电影《本命年》堪称是八九年最有影响的探索性艺术片,不仅在国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且捧回了西柏林国际电影银熊奖。究其根源,最主要的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社
本文针对城市园林的绿地建设途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观点。首先,动员社会各单位的力量广泛建设绿地。其次,联合社会各部门建设好各自的护性绿地。第三,国家集中有限资金建
人工标志识别包括标志区域识别和标志图案识别,它是实现增强现实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包含人工标志的图像进行二值化,采用连通域提取的算法实现了标志区域识别。对不同标志图案识别问题,提出了连通域数量判别法和模板匹配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好地识别人工标志,为实现虚实场景的实时融合打下了基础。
多模态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协同多模态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多模态教学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运用多模态进行自主学
本文阐明角色互换教学法的定义及角色互换教学法有效性的依据,论述角色互换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措施:采取学生讲课、老师听课的角色互换办法,体现以学生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