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刘勰《文心雕龙》、《文选》李善注、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和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等文献,学术界在表体独立之前的源流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即认为表体源自于三代之臣子口头上对君子的陈事汇报,春秋战国时期臣子以书面形式给君主呈“上书”来汇报议政。而关于表体何时独立的问题,一般笼统地说是秦汉时期,具体而言则有两说:一说是以刘勰为首的汉代说;另一说是以李善为主的秦代说。表体在两汉时期的发展基本奠定了其文体的写作规范和内容表达的范畴。及至三国两晋南朝时,表体迎来了繁荣发展期,出现大量的表文作家与作品,创作风格渐臻成熟,与其他奏议类公文的区别更加明显。《文选》选录的表文,就是“表”在三国两晋南朝时这一其表文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代表作品。第二,表体的文体特征及其与章、上书、上疏的辨析问题。表体文作为一种臣子呈给皇王的上行公文,格式上恪守君臣尊卑之礼,内容上具备了较强的政治性。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表体文区别于其他奏、章等同类公文的特征是功能是“陈请”、“陈事”,且具有抒情性倾向明显。其他诸如奏、章之类的公文多以理服人,表则以情动人。《文选序》体现了《文选》编纂者对文学基本的审美取向,即有所谓的“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雅正”说等,虽然《文选》选文标准不可一以概之,但是其对于“表”这一实用性文体的选录仍然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文选》选表在于一个“选”字,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做筛减。《文选》编纂者并非要收录所有符合其审美取向的表文,而是要在符合其审美取向的表文作品中,权衡时代、类型、数量等因素之后再择录。如,在题材类型上,通过筛减最终选录了八类表文:荐举,辞让,劝谏,劝进,谢恩,乞求,与拜谒,总体上政治色彩比较强,其中最强的是荐举表、劝谏表和劝进表,都属于严肃的政务范围;政治色彩一般的是辞让表、解职表和拜谒表,这三者可算作庶政里面分量较为轻薄的;政治色彩最弱的是谢恩表和乞求表,于实际庶务关系不大,某种程度上属礼节性文书。时代上的重魏晋南朝而不选两汉,作家里面被录表文最多的是曹植、傅亮和任防,尤其任防以五篇居首,这些情况都表明《文选》对表文的审美是非常重视文采的。其他不符合其审美取向的,如陈琳、阮瑀之表等尚实类表文,或者一些质量本身就不高的表文,《文选》就没有选录。通过对蔡邕和裴颁之表未被选录的情况分析,可见时代、类型和数量的因素对《文选》选表的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因而其编纂者不仅要考虑其审美取向上的表文作品的水平,还要考虑时代、类型和数量等因素。正因为如此,《文选》选表与《文心雕龙》评表在大致相同的时代环境之下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另外,《文选》表体兼具抒情性和形象性,具有浓厚的文学审美价值。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包含了忠与孝这两个中国古代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建功立业这个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人生价值观、忧患意识的传统民族精神和尚贤的人才价值观。在艺术手法方面,《文选》表体以隶事用典和句式骈化为主,另外也有运用一些巧用比喻、对比等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