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加入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格外引人注目。2002年至今,自由贸易区从初步构建逐步走向实质性执行阶段,其启动后对各成员国的影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联系的方法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问题。利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区内贸易量的促进作用,定量分析出其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同时,从定性角度入手,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阐述了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内部成员和对外贸易伙伴国贸易流量变化的影响。
文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成、发展,回顾了关于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模型,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介绍了本文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引力模型理论,对其基本实证研究和有关自贸区的拓展性研究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应用引力模型基本方程,利用样本数据,对自由贸易区建成前后一系列年份的双边贸易流量进行回归,比较分析贸易区建立前后对区内成员的显著贸易促进效应。第四章运用统计的方法,根据绝对数据和相对数据的比较分别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规模和贸易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第五章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国别政策和政治外交四方面论述了中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显著地对区内双边贸易流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正面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渐加大和增强。(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没有显著改变,新加入的东盟成员国在CAFTA建成后,分享了快速的双边贸易增长率;贸易转移影响对于东盟国家更加明显,对于中国及其伙伴国的影响则相对小些,产生了不对称的现象。(三)可以预见今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服务贸易和鼓励投资合作方面的促进效应会日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