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石墨烯家族的最新成员,准零维的石墨烯量子点克服了石墨烯片层之间因较强分子间作用力而导致的堆积和聚集现象,还因显著的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而展现出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石墨烯量子点同时兼具石墨烯和量子点的优异性能,加上发光明亮而稳定、水溶性好和生物毒性低的优势,使其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医学治疗和能源相关领域具有更加诱人的前景。然而现有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效率低、性能单一和功能性差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的拓展,因此需要制备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石墨烯量子点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拓展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领域。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氨基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结构对性能影响及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应用研究。以20种氨基酸为功能化试剂制备20种氨基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合成机理研究发现氨基酸的组成和空间结构会显著影响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形成。空间位阻较大的氨基酸倾向于分布在石墨烯量子点的边缘,而简单的氨基酸则会部分掺杂到石墨烯量子点内部。此外,光学性质研究发现氨基酸功能化基团中氮元素的引入使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有明显的提高,通常量子点边缘氮原子能够增加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子密度,使荧光发射红移,而内部氮原子较强的吸电子性质则会导致荧光发射的蓝移。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基团组成和结构显著影响其光致发光性能。缬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实现了更灵敏和快速的重金属汞离子荧光检测,发现缬氨酸功能基团引入显著提高了汞离子对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性能,该方法的灵敏性是未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14倍,响应速度提高近10倍。甲硫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对环境中pH值的变化表现出极为灵敏的荧光线性响应,基于此开发了一种宽范围的pH荧光传感器。当体系pH在114范围内,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随着pH的增大逐渐增强,在其它缓冲体系中表现出相同的pH荧光响应性。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在灵敏度、选择性或响应范围等主要分析性能上有明显提高,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汞离子和pH值的检测,在生物细胞RBL-2H3 pH依赖荧光成像中也获得较好的效果。以H2O2氧化降解孔雀石绿染料为模型反应,考察石墨烯量子点结构对染料降解应用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种氨基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吸附和催化协同作用均能显著提高H2O2氧化降解孔雀石绿效率。筛选发现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其富氮咪唑环提供更多的碱性活性位点,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影响降解效率的各种因素,得到降解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50 mg/L孔雀石绿、0.5 mg/mL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15 mmol/L H2O2、35℃),在此条件下,5 min即可降解93%。此外,该过程不需要使用特殊的光照或其它辅助条件,催化剂重复9次后活性没有明显的减少。分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四甲基联苯胺和假单胞菌脂肪酶(PCL)催化L-薄荷醇与乙酸酐合成L-乙酸薄荷酯为模型反应,考察石墨烯量子点作为修饰剂对酶促反应活性调控性能。结果发现修饰剂的尺寸、表面基团性质和空间构型对生物酶行为有很大影响。HRP在以氧化石墨为前驱体制备的GO-GQD和半胱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Cys-GQD)为修饰剂时分别表现出酶活性和稳定性促进和抑制的相反作用效果。圆二色谱研究结果表明,HRP在亲水基团较少的GO-GQD作用下结构有序程度增加,有助于酶活性的发挥。TMB氧化反应产生的蓝色物质能够显著猝灭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基于GO-GQD能够提高HRP活性和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产物对GO-GQD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H2O2的方法。PCL在Cys-GQD修饰剂作用下的活性和稳定性优于氧化石墨修饰,在最佳条件下,L-薄荷醇的转化率达97.3%,酶的半衰期为224 h,重复使用10次后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怎样将石墨烯量子点与其它材料结合,实现它们的优势互补,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以氨基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为还原剂和稳定剂一步制备金/石墨烯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并考察功能化基团结构对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石墨烯量子点功能基团组成显著影响其还原性,脯氨酸因是20种中唯一含二级胺结构的氨基酸,脯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其与金离子较强的亲和性使其具有最高的还原能力,复合材料的制备在1min内即可完成。复合材料洁净的表面以及高共轭程度石墨烯量子点负载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子传导能力。以复合材料制备的修饰电极在5.0 mmol/L K4[Fe(CN)6]中的ks值为15.58±0.43 cm/s,电子传递速率为裸电极的2.86倍,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方法检测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得到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下限为0.02μmol/L。论文最后以双锥形纳米金(BPGN)和石墨烯量子点构建了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和荧光双光谱于一体的双模探针。首先采用改进方法以少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添加剂、减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用量制备BPGN作为SERS基底材料,两种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得到单分散性好且光学性质稳定的BPGN。将BPGN与发光性和生物相容性更优的石墨烯量子点组装于二氧化硅壳层内外两层制备双模探针,如此组装的优势简单可控,通过更改两种类型探针可以显著提高光谱编码能力。最后采用夹心免疫光学传感方式实现微囊藻毒素-CL的SERS和荧光方法双重检测。
其他文献
介绍广泛应用于防晒霜的化学防晒剂OMC(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和BMDBM(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防晒原理,并举例介绍其可能产生伤害作用的研究结果,供一线教师用作高中化学扩
论文着重分析Φ1400/1050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设计特点及其工艺流程,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及分析处理,指出旋流器的入料压力、入料方式、适当的液固比、悬浮液内煤泥含量等因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从2005年3月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开始,到2012年3月的堪培拉谈判,共举行了十八轮,目前中澳双方已在货物贸易、卫生和植物卫生问题、海关手续等问题的谈
从地面防空体系作战特点出发,介绍了地面防空体系作战效能仿真系统总体结构。根据作战特点,将地面防空体系作战过程划分为各作战阶段,并分别建立了各作战阶段的作战模型,采用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生成点,借助"问题卡"可以记录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生成的问题。问题卡有课前预习的"提问卡",课中综合应用的"任务卡",课后归纳的"答
习题讲评课是高考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和讲究教法的课型。结合教学实践,就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以及课堂教学优化做了一些探讨,对高考复习习
"微时代"的来临悄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快速、便捷、智能等优势,通过"微信+选课""微信+展示""微信+学习""微信+评价
<正>针灸效应标准化是当前针灸研究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具有相同疗效的药物效应与针刺效应的比较,探寻与针刺效用相当的药物剂量,从而量化针刺的效应。根据针
目的:研究不同低浓度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探讨最佳臭氧浓度。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膝
研究用生物学方法取代理化方法去除饲料中污染的霉菌毒素。采用德国某公司提供的新型微生物去毒剂BH ,加入到含有脱氧雪腐镰菌醇 (deoxynivalenol,DON)的霉变小麦中 ,用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