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为六绝句》应该分成三个层次来解读。第一层次包括前三首,主要针对“后生”辈随意嗤点轻薄前人而发,在这三首中杜甫对“后生”辈的这种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并不留余地地讽刺、责备这种盲目偏激的举动,态度鲜明,情感强烈。第二层次应该包括第四、第五两首,在这两首中杜甫由前三首强烈地批判“后生”辈的盲目偏激举动,转向批判“后生”辈自身,一针见血指出他们自身的缺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批评他们,可谓耳提面命,然却显得冷静、客观,态度依然鲜明,情感有所缓和,观点也偏向具有概括性。第三层次是第六首,在这总结性的最后一首诗中,杜甫超越了对“后生”辈盲目轻薄之举的批判,也不再是对他们自身缺点的有力批评,转而全面提出解决诗歌创作中关于对待前人创作的建设性意见,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杜甫至是,盖已将其论诗主旨和盘托出,无余蕴矣。”总的来说,这三个层次逐步递进,杜甫所表达的观点、态度逐步升华,而所蕴含的情绪则逐渐沉潜,一步一步走表现出冷静、客观的论诗态度,很好地体现了杜甫的理性精神。对于《戏为六绝句》的创作主旨,历来虽有不同意见,但是主流意见是认为此乃反对“后生”辈轻薄嗤点带有南北朝文风的庾信、四杰等人而做的。笔者认为,这只是其中比较直接的一个层面,在这一层面之下,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表现出了一种正如莫砺锋先生所说的“清醒”的“历史主义”的态度。进一步说,“后生”辈之所以随意嗤点轻薄前人,之所以盲目强调复古,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理性的态度,一味地追求“超历史性”的文学特征,并简单地以之审视文学史并加以取舍。杜甫创作《戏为六绝句》,就是要以理性的精神来看待文学作品的“超历史性”,具体的做法就是以理性的精神引入“历史性”的视角,作具体的、相对的、辩证的分析评价,兼容并蓄,而反对抽象的、绝对的、死板的诗学观念,这是杜甫文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贯穿在他零零散散却鲜活有力的诗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