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辽代燕云地区民众佛教信仰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重点研究作为其佛教信仰的民间组织——邑社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目前,学界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于民间信仰组织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其中仅有较早顾颉刚先生对北京妙峰山香会的研究和近年来叶涛对泰山民间香会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对于并非以行香走会为目标的邑社研究则很少。研究民间信仰组织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和完整的了解民众民间信仰的状况,对进一步探讨地方社会和民众心理、地方行政组织和民间信仰组织的协调关系以及民间信仰的理论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论和附录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重要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燕云地区邑社组织形成的历史条件、人文环境及佛教信仰的繁荣做一简单的介绍,认为在辽代,燕云地区的佛教信仰之所以如此兴盛,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第二部分,对燕云地区邑社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在历史描述的基础上对当地民众的佛教信仰有更为具体的了解;第三部分,讨论燕云地区邑社组织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说明这种自发形成的民间信仰组织对民众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及妇女的家庭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第四部分,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辽代燕云地区邑社组织的民俗特征和社会功能,认为这种自发的、公开的、小型的民间信仰组织在个体的心理调节和群体的社会规范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燕云地区民间邑社组织的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佛教信仰要想被民众接受,必须要与民众固有的文化相融合;邑社作为民众因信仰而自发形成的组织,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合理的协调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