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高中青少年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探究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背景下青少年(以下文中简称专项化青少年)和上海市高中传统体育课程背景下青少年(以下文中简称非专项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有无差异,探究运动项目与专项化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关系,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使用自制问卷调查上海市高中专项化青少年和非专项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现状。结果显示:有85.9%的专项化青少年能够选上自己想选的运动项目,14.1%的青少年没有选上。在没选上的青少年中有73.4%的青少年是因为所报项目的人数过多,15.6%的青少年是因为想选的运动项目学校未开展。可见,上海市高中专项化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还无法满足每一位专项化青少年的运动需求。将专项化青少年和非专项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进行比较可知,由于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更加符合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需求,因此专项化青少年的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次数、锻炼态度和使用程度均好于非专项化青少年。将选上自己想选运动项目和没有选上自己想选运动项目青少年的锻炼行为进行比较可知,选上自己想选运动项目青少年的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次数、锻炼态度和使用程度均好于非专项化青少年。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同伴、锻炼机会和安全需要对专项化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具有显著影响;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对专项化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具有显著影响;安全需要和专项课所学内容对专项化青少年锻炼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内容、情感和归属需要对专项化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内容、锻炼机会、自我实现需要对专项化青少年使用专项课所学运动技能参与体育锻炼具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