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青杠树社区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然而,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乡村面貌衰败等多方面问题。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同时也需要促进产业构成升级,在农业的基础上引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乡村旅游正是推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一产业产出值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型新农村社区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对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探讨,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乡村旅游体验,进而促进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基础性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概述了旅游型农村社区、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为环境行为理论基础研究,概括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内容及方法,分析了环境行为理论与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契合点。
  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为解析性研究。在环境行为理论基础上,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和行为活动进行解析。第三章从文脉环境、现象环境两个维度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解析。对于文脉环境,从气候地理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于现象环境,以城市意象理论为参考,提出了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构成五要素:空间边界、路径空间、节点空间、景观设施、生活情景。第四章从行为角度分析了人们在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内的活动需求、功能需要与活动内容,归纳分析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行为活动的因素。
  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案例分析与策略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以青杠树社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总结提出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以环境与行为适应为设计原则,分别从全域空间规划整合,路径系统组织贯通,节点空间场所营造,景观设施适应设置、乡土地域文化表达五个方面细化相关行为活动需求提出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的需要。在社区中,户外活动空间是居民户外运动、休闲的重要载体,也是老人和儿童最青睐、使用最频繁的外部公共空间。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群体,老人和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生理需求、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上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有相似的要求。老人与子孙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生命的延续
学位
在倡导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以绿道串联城市零散闲置的公共绿化空间形成生态网络系统,不仅盘活存量资源,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还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市民就近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放场所。其中,驿站建筑作为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满足市民想要拥有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所以,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空间多元、造型独特的驿站综合体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成都市积极探索城市新发展理念,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所在,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的后援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集市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针对集市空间的研究必不可少。新农村集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统乡村集市的更新改造不同,应该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成为游客和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生活空间。  本文的第一部分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目的
为了缓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地铁得到了重点推广。地铁的引入不仅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同时其大量的客流“集、转、散”也为沿线和站点区域(再)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地铁站点地区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站点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站”与“城”的融合与协同。然而由于我国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地铁建设的初期的出发点多是由于缓解交通压力,对地铁的引导
九寨沟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长期以来因为其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九寨沟景区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是安多藏族的聚居地,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其传统村寨作为遗产地人文环境的载体之一,承载了当地藏族居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是构成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自然美景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前,这些藏族村寨过着原始的农牧生活,解放后特别是景区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空间延续的一部分,其风貌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印象。现如今,它在满足市民交往生活和购物的同时,也为市民的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商业步行街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地域文化缺失、忽视使用者的行为感受、空间形态及界面趋同化、空间序列缺乏系统性、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另外,电商的冲击也对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商业步行街空间,探讨符合时代又能聚集人气的商业步行街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
在倡导公园城市、集约型现代城市建设,城市空间立体化、建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和体验式消费时代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商业综合体的第五立面和维护结构,不仅是建筑内部空间秩序的外延,也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复合性空间或中介空间,因此其利用价值的挖掘对于城市和商业综合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往往忽略这一空间的存在,或设计品质欠佳,成为一种与城市或建筑相互割裂的
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特殊序列,老工业住区编织着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其独具魅力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集体情怀、邻里关系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文要素。然而,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住房改革的深化以及居民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老工业住区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住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活力衰退等问题,且处于保护与开发的灰色地带,亟待需要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更新改造方式,以促进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的延续再生。另
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酒店建筑的数量也成指数式递增。酒店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不得不用巨大的能源、资源的消耗来满足客人的舒适需求。酒店建筑具有能耗总量大、节能潜力大等特点,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工作领域。  在我国的热工气候分区中,成都地区不仅需要考虑夏季防热,还需要考虑冬季的保温,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处理通风、遮阳、体形系数等情况时错综复杂,从而使得建筑的能耗在冬季和夏季显著提高。综上,
学位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兴起,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大多数养老服务公司采用将闲置的旧建筑改造为这类养老设施的方法来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建造成本的目的。虽然该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法,同时在我国各地对养老建筑的需求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利用旧建筑改造的方式来增加养老建筑数量的建设意义重大。然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不断衰退,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