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研究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对于中国民俗文化成功地进行异域传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研究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对此的探讨却屈指可数。现有的研究主要倾注于探讨民俗文化词语所蕴涵的民俗事象,而中国民俗词语翻译长久以来仅处于翻译研究的边缘地位。鉴于此,通过采用对现实中中国民俗文化词语语料进行理论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在关联—顺应理论视阙下探究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由斯珀伯和威尔逊于1986年提出的关联理论将人类的言语交际视为是涉及说话人明示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及听话人对其意图进行推理的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他们将“关联”定义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其所处语境中能具有某种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是关联的。其中,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与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关联程度存在“完全关联”、“不完全关联”和“不关联”。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与交际分别遵循关联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并提出以语境为基础、寻求最佳关联的推理是对说话人明示刺激的理解过程。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包含语言选择和策略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其选择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此外,顺应论围绕四个角度进一步审视了语言使用,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结合关联论与顺应论各自的优势,杨平教授于2001年提出了关联—顺应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指出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说话人首先进行关联假设,再顺应相关物理、社会文化与心理语境作出最佳关联的语言选择和策略抉择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是一种综合且全面的模式因为它不仅关注话语生成过程,还注重话语理解方面;不仅涵盖了以关联为导向的研究还囊括了以顺应为导向的研究。通过对大量中国民俗文化词汇语料的详细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是一个顺应语言语境和顺应包括物理语境、心理认知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在内的非语言语境的过程。第二,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译者在其顺应过程中有着相对较高的意识凸显度或元语用意识,因为译者要有意识地自我监控自身的语言选择和策略选择以使他们的译本一方面忠实于原表达的语义内容及语言和文化韵味,另一方面顺应目标语使用者的语言与非语言语境。第三,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过程中的五个参与者(即原词、原词使用者、译者、译词即译词使用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网,而译者是这一关系网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原词使用者赋予原词语以关联性,接着译者推理寻求原词语传递的关联性并在译词中予以明示,最终,目标读者通过推理获得译词所传递的关联性。最后,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顺应过程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其顺应过程的动态性体现在语言选择在语音、形态、语义、句法、及语用层面的变异性和策略选择在音译、直译、意译、加注、替代、省略及图像传译法之间的协商性。本研究结尾描绘了一幅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关联顺应过程的蓝图—译者首先推理原词所传递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再推断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最后从各种可能性中进行语言和策略的协商选择以顺应译词读者的认知语境且忠实地传达原词的语义内容和语言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