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是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标志。在意识到日常生活遭到科技理性的俘虏以及异化时,哲学界从多方面开展日常生活批判。其主要关注点是生活世界、语言形式、在的意义等,他们以“否定”、“批判”的口吻指出,要扬弃一个旧世界,开辟一个“为我们而存在”的新世界。日常生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经验背景,根据其在社会学史上的发展逻辑和理论构造,日常生活研究在可划分为缺位、失落以及本体三个阶段。在缺位-边缘化阶段,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客观主义等学术流派占据主导地位,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上,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特征,日常生活处于被埋没和隐匿的地位,显示不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在失落-零碎化阶段,日常生活试图摆脱“社会本质论”的束缚,开始向日常理解、日常交往等微观领域迈进,强调日常生活的过程性、流动性、可理解性,日常生活在系统结构论的背景下寻找发展生机;在兴起-本体化阶段,日常生活开始作为“主角”身份登上社会学的舞台发挥作用,其本体性特征在社会学研究中逐渐突显,日常生活被视为社会第一实在,日常经验现象、实践逻辑、连续性在场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分析和扩展。在此背景下,针对日常生活的方法论讨论和研究呈现多元化态势。传统上的一元论或二元对立论已经淡出当代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强调关系论或者二元互构论,微观主体参与的日常实践和交往得到重视,主张主体策略基础上的过程和结构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当代社会学中很难找到试图用单一方法构建日常生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