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仍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约40%~65%发生复发转移,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手术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抑制胃癌术后的转移,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预后。 反义核酸基因治疗是根据Watson-Crick碱基互补原理,将具有序列特异性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DN)导入肿瘤细胞,与靶基因的相应部位结合,抑制或者阻断相应基因的转录表达。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因在技术上高效简便,成为近年来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热点,是众多肿瘤基因治疗中比较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基因与从禽类白血病逆转录病毒E26中分离出来的ν-Ets-1基因序列具有同源性,是一种癌基因。人类Ets-1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3,其编码的分子量为54KD的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拥有一个由85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DNA结合区,呈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可以识别、结合嘌呤丰富的DNA核心序列GGAA/T并进而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GGAA/T序列存在于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血管生成有关的许多基因的5’-侧翼调节区,如stromelysin-1,alpha 4 integrin,uPA,collagenase等。因此,Ets-1基因有可能参与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正常情况下,Ets-1蛋白仅在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组织中Ets-1表达异常增高,这为以Ets-1基因为靶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