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北京市也从2006年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招募大批大学生到北京市农村任职。从北京市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本科生在村官队伍中所占比例最高,2006年至2009年本科生占64.5%。 本研究以“非京籍本科生是如何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为中心问题,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择了北京某985高校近四年的所有大学生村官和“211”大学、一般本专科高校的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整体调查,并对其中7名非京籍本科生进行了深入调查。考察了在当今中国制度环境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时的切身感受、不同阶段的意向变化、面对不同工作或机会的审慎考量、工作或机会的支持条件对他们的个人需要的意义以及对他们行动的影响,也呈现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索与忧虑。进而以他们行动的共同背景和结果为基础,对他们的行动过程和结果特别是他们的行动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他们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特点,探讨了他们的个人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关系,构建了访谈所得到7名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模型,并进一步希望通过非京籍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过程透视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1)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以个人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具备的支持条件是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参考依据;2)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是以个人逻辑为根本依据的个人逻辑与社会逻辑共同作用的过程,个人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共同作用使非京籍本科大学生做出了类似的行动,得到了类似的行动结果;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行动结果既有限满足了他们个人的需要也实现了社会需要的有限满足,使得个人逻辑与社会逻辑同时实现。3)其中个人逻辑的实现是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个人逻辑的实现是决定两个逻辑发展的根本和依据,个人逻辑不仅决定了社会逻辑的发展,也决定了社会逻辑与个人逻辑之间关系的具体内容,在两个逻辑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针对非京籍本科大学生村官成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还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和后续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