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二者相比的优劣,为老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照临床研究设计、衡量、评价的相关标准,遵循回顾、对照性研究的设计方案,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行PFNA或股骨头置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70例老老年(≥80岁)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PFNA内固定者分别设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7例)。通过Excel表格收集入组者的基线资料(性别、致伤原因、骨折侧别、Evans分型、基础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围手术期指标(受伤至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疗效(Harris评分),并发症,卫生经济学指标(医疗成本、成本-效果比、敏感度分析)。统计学分析经SPSS20.0完成,有统计学差异性的标准是P<0.05。结果:⑴两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侧别、Evans分型、基础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⑵随访及研究完成:因随访时间不足12个月、依从性差、再次手术、失访、意外死亡等原因共剔除7例(观察组2例,对照组5例),90.00%(63/70)患者完成研究,获得(12-26)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⑶围手术期指标: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相当(P>0.05);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15.13±2.14)cm、(300.36±56.13)ml,多于对照组的(7.56±1.54)cm、(150.23±31.24)ml(P<0.05);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观察组分别为(55.23±5.69)min、(4.56±1.35)天,少于对照组的(70.23±6.32)min、(15.24±3.06)天(P<0.05)。⑷Harris总积分:观察组术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接近(P>0.05)。⑸疗效:观察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1.875%(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优良率96.77%、96.77%,与对照组87.50%、90.625%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⑹并发症: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髋部反复疼痛;对照组出现1例延迟愈合,1例脂肪液化,1例股骨头切割,2例肺炎,1例压疮,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21.875%(P<0.05)。⑺卫生经济学指标:观察组中,医疗成本占50.33%,非医疗成本占6.27%,间接成本占33.40%;对照组中,医疗成本占33.45%,非医疗成本占8.06%,间接成本占58.49%;两组医疗成本构成比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费、总费用,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其它费用、误工费,两组相当(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约8718.17元,高于对照组的5858.36元;进行敏感度分析,将材料费、误工费上下浮动10%后,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仍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均是老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半髋关节置换术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PFNA切口小、出血少、成本-效果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