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内煤炭较为丰富,煤炭产业具有较为重要的经济地位。本文系统的从岩性、物性以及沉积规律等几个方面对研究区内含煤地层龙潭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控煤因素,归纳出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对聚煤规律作用和影响。 研究区地理位置在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板块(Ⅰ级)、黔北隆起(Ⅱ级)、遵义断拱(Ⅲ级)上的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Ⅳ级),在区域上由走向北东的安乐场断裂及下阱口断裂所围限,构造总体形态呈略有起伏的向斜。区内地层包括: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统夜郎组、茅草铺组。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含煤6-13层,通过煤层对比后发现主要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9号煤、13号煤。 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标志研究,判断研究区龙潭组沉积体系为海陆过渡相中的障壁型海岸沉积体系。其沉积组合是潮坪、潮汐通道、潟湖、障壁岛以及潮汐三角洲。该区含煤地层龙潭组沉积相主要为潮坪和潟湖相,其中潮坪相又可细分到微相,仅发育潮间带亚相中的高潮坪与中潮坪。根据沉积相沉积组合方式,建立一套障壁岛-潟湖-潮坪沉积模式。 研究区控煤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构造作用、沉积环境以及古植物与古气候。龙潭组含煤6-13层,平均为8层,一般约7-8层,煤层的总厚度范围2.20~10.14m,平均5.49m,统计的含煤系数为4.2%。研究区内可采煤层均分布于龙潭组的中、下部,煤层数和煤层厚度在横向上的变化具一定规律性。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在微观上分为镜质组、惰质组,主要为镜质组,判定为微镜惰煤。全区煤层均为中高灰,高硫煤。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的聚煤规律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聚煤效果由差到好分别为:河流相→局限台地相→泻湖相→潮坪相→三角洲平原相。其中,聚煤效果最好的是河控上三角洲平原相,其次为过渡带三角洲平原亚相,聚煤效果最差的为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 本文分析区内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煤炭资源研究程度,对于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煤炭勘探及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