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呈增高趋势,由于可造成心排血量的减少,心室率过快或过慢,可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及心功能的恶化,降低了患者的活动耐量,心房内血液停滞,可形成左房血栓及全身栓塞并发症,使栓塞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增高,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大地威胁人民健康。因此,对房颤的预防及转复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由于房颤发生及维持机制仍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炎症因素及氧化应激作为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炎症和氧化应激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与心肌的重构过程有关。但是关于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心房颤动心肌重构的相关性及其共同作用对房颤病变程度的研究文献报道不一,对于它们能否预测房颤危险程度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观察房颤患者及正常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并以其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它们与心房颤动心肌重构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这些相关因子在房颤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西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与体检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根据病史、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患者共148例为试验组,其中男性86例,女性62例,年龄34-78岁,根据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心脏病协会(ACC/AHA/ESC)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按房颤持续时间将入选病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50例指房颤发作<7天,一般<48小时,这类房颤多数不需要用电或药物转复,可自行转复,多为自限性;持续性房颤组58例指房颤发作>7天,且<1年,需要用电或药物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组40例指房颤发作>1年,且经过电或药物复律后也不能维持窦律者,或转为窦性心律不能用药物维持者;入选的对照组56例,年龄在34-72岁,平均年龄(55.07±11.54)岁,均为山西大医院健康体检者。对所入选的研究对象有下列情况者予以排除:年龄)78岁;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NYHA分级心功能III级或者Ⅳ级者和LVEF<40%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半年内的外科手术及脑卒中者;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免疫系统疾病者;继发性房颤者;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如肺功能和肝、肾功能衰竭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当天行心脏超声检测:左房前后径(LAd)、右房上下径(R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12小时后抽取外周静脉血4ml,采用免疫层析原理、循环酶法及库尔特原理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并进行分析这些指标与心房颤动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结果:1.超声指标中,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直径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直径在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中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且在永久性房颤组中增大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RAD进行了分析,发现变化与LAD变化一致。2.炎症指标中,房颤组血清hs-CRP、Hey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Hcy在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中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血清hs-CRP、Hey无明显差异(P>0.05);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比对照组高。3.相关分析显示:在循环血中hs-CRP与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右房上下径呈正相关关系(CRP与左房径:r=0.28,P<0.001;CRP与右房径:r=0.37,P<0.001),与左室功能呈负相关关系(r=-0.20,P=0.013)。对房颤患者Hcy与左房直径、右房上下径及左室功能进行了相关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结论:1.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房颤负荷相关,对于预测房颤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2.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右房上下径呈正相关关系,与左室功能呈负相关关系。3.炎症因素及氧化应激参与了心肌重构,并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4.房颤时左右心房直径增大,对房颤患者右心房的形态学变化做了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