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且呈加速发展之势。这无疑将对我国卫生保健和社会服务工作造成巨大压力。老年人口的保健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公共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农村老人无论数量还是增长速度均高于城市,而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及医疗保障和享受的卫生服务水平均明显落后于城市,其健康和保健问题更为严重。开展对农村老年人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老年保健的首要目标是减少由于疾病、老衰造成的功能损害和由此导致的生活自理及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延长其健康(积极)的期望寿命。但我国老人特别农村老人功能健康状况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健康期望寿命指标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外老年人功能测量和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方法,通过对新乡县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调查,了解我国农村老年人功能丧失的特点、原因,并对健康期望寿命指标及其研究方法应用于农村老年功能健康和寿命质量评价的可行性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研究采用入户询问调查方法,抽样方法为二阶段整群抽样,抽样比为2.07%,应答率100%,共获得合格样本3422人,合格率100%。研究全过程都进行了质量控制,调查方法的重测信度较好,功能测量部分的同质信度是可接受的。功能测量设置了三个功能项目群,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区日常活动能力和综合躯体功能。本研究描述了该老年人群的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躯体健康状况,分析了功能丧失水平,特点及原因,计算并分析了一组健康期望寿命指标及质量调整期望寿命。结果主要结果如下:1、该老年人群平均为70.0岁。女性75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较男性高。女性社会经济现状较男性差。社会经济状况随年龄增加而下降。2.该老年人群ADL丧失率为7.0%,IADL丧失率为20.6%。CPF丧失率为22.8%。三种功能丧失率在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老人间有明显差异,即女性功能丧失率较男性高。功能丧失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健康功能水平随其自身的社会经济状况恶化而下降。3.功能群之间表现了明显的等级顺序,即较复杂而高级的活动丧失率高于基本活动能力的丧失率。但ADL和IADL功能群内各项目丧失率并无明显差异,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不一致。4.脑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三个功能群功能丧失的主要疾病。其他重要功能丧失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意外损伤、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和心血管病。老衰(包括未识别疾病)是导致老年人IADL和GPF丧失的重要原因。各功能丧失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因功能群、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5.该老年人群60岁平均期望寿命为16.7岁,其中男性为14.8岁,女性为19.3岁。免于ADL. IADL和GPF功能丧失期望寿命分别为14.9、11.3岁和10.7岁。在多状态期望寿命中,免于任何功能丧失的期望寿命为9.5岁,既无慢性疾患又无功能损害状态的期望寿命为6.1岁,虽患慢性病但尚未造成功能损害的期望寿命为3.4岁,仅有GPF损害的期望寿命为6.1岁,虽患慢性病但尚未损及ADL的期望寿命为3.6岁。质量调整期望寿命为10.6岁,占平均寿命的63.5%,女性为11.3岁,男性为10.3岁,占平均寿命的比重男性高于女性。分析显示60岁时①女性平均寿命较男性长,但寿命质量却较男性差。②免于功能丧失的期望寿命随年龄的增加而缩短的速度比平均寿命快。各年龄组功能丧失期望寿命差别很小,但随年龄增加,占余寿的比重明显增大。③经济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群生命质量较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差。结论三种功能丧失率在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老人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即:各种功能丧失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功能健康水平随社会经济状况恶化而下降。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意外损伤、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各功能丧失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因功能群、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以功能丧失率(和死亡率)为基础计算的各种寿命指标显示,生命质量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生命质量随年龄下降的速度比平均寿命快。此外经济水平对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质量调整期望寿命是比较不同人群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采用的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合理、简便、适用性强,是评价老年生活质量和功能健康水平的有力工具,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