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模型的IPv6可控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传统的视频点播,组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数据流单点发送、多点接收或者多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高效传送问题。IPv6在组播技术上对IPv4进行了扩展,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业务流类别(Class)和流标签(Flow Label)的支持使得基于IPv6的多媒体应用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保证(QoS)。随着校园网络IPv6技术升级项目的进行,IPv6应用逐步普及,大量使用IPv6组播技术的业务开始在校园网络中出现。但是,在IPv6园区网络组播环境下,目前还存在组播地址管理、组播源控制、组播用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现有的IPv6组播技术集中在对IPv6组播协议、组播安全的标准化方面,组播协议还不能支持组播用户的接入认证和控制,任意组播源都可以在网络上发送组播数据;组播接收者可以随意加入一个组播组;组播源无法知道用户何时加入、何时离开,也无法统计出某个时刻有多少用户正在接收组播流信息;组播地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组播流的冲突和非法组播源的传播。本文从校园网络设备的既有条件出发,结合IPv6接入、汇聚与核心三级层次化网络模型和IPv6组播协议的特点,通过对IPv6园区网上PIM-SSM组播模型工作机制的研究,在IPv6园区网络环境下,利用分散在网络边缘的接入交换机和汇聚层网关设备对组播的支持和对组播协议报文的可控性,实施可控组播技术。提出了园区网上IPv6 PIM-SSM可控组播应用系统的实现框架,结合组播管理服务器、组播认证服务器、组播安全策略服务器和组播监控服务器等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建立起对组播地址、组播源、组播接收者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了对组播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从而保障IPv6园区网络上组播业务的有序管理和控制。
其他文献
三维人脸建模一直以来都是三维建模中的热门研究课题,其在虚拟实现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无论是3D游戏还是电影的特效制作,对人物尤其是面部的要求一直都是最高的。人脸通
近年来P2P技术高速发展,P2P应用也由传统的文件共享型应用逐渐向多个领域扩充。由于互联网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普及,流媒体技术与P2P架构相结合产生了P2P流媒体这种新型互
随着云计算产业逐渐成熟,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作为云计算中的一种重要的服务交付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SaaS模式下,成熟的服务提供商为了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SDN网络规模的扩展,单一结构集中控制的控制器(如NOX)处理能力受限,扩展较难,遇到了性能提升的瓶颈。目前网络中可采用扩展单一集中式控制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通过提升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分布式和自组织等特点,往往被部署在各种恶劣环境中,改善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能量高效的可靠传输机制对于延长能量有限的传感器网络的
随着CG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3D动画作品出现在大型的电影、卡通、电视和广告媒体中。2009年底上映的一部3D电影《阿凡达》,吸引了全球众多影迷的眼球,打破了由《泰坦尼
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基于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及模式识别等技术。对这种系统的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运动前景的提取,②目标分割及辨识,③目标跟踪,④行为识别及归类。本文针对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社交需求的日益增长,产生了大量的社交网络数据。通常这类数据既包含用户之间的关系特征,也包含用户自身的基本信息。目前常用来进行社交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主机的数量逐渐增加,提供域名系统(Domian Name System,DNS)解析服务的主机数量也逐渐增多。DNS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基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