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30多年,一方面,包括2.6亿农民工在内的人口从农业部门转移至生产率水平更高的非农业部门,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升至2015年的56.10%;另一方面,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增长缓慢,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的差距甚至有所扩大。同时,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也出现许多与先发城市化国家发展经验不一致的特征。实践表明,“好的”城市化进程会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坏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会压制经济的增长,而且还会导致贫民的增加。虽然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是,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是相似的,即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断优化。就中国而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于认知和解释中国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但已有研究中,同时将两个制度纳入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特征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为此,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化的思想,利用西方经济学关于城市研究的方法和技术,集中研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城市等级体系的结构优化问题。置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国际视野下,系统总结和反思世界及中国城市化特征、实践经验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为其他后发国家城市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围绕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双重影响,本文总体按照历史与现实结合、国际与国内比较、理论与实证统一的研究思路,沿着“文献回顾——发展现状——理论与实证分析——政策分析”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 第一,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科角度总结回顾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化的理论文献可归类为“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和资本三次循环三个主要方面。西方经济学关于户籍与土地制度影响城市化的研究文献多以案例和定性分析为主,土地和户籍制度双重影响框架下中国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文献付之阙如。文献整理表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一定程度上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指导思想,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方法和技术上可以提供支持。 第二,从国际经验和本国特征两方面介绍城市化发展现状。一方面,勾勒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展示世界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基本特征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变化;另一方面,梳理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城市化发展历程,与中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演变过程相联系,揭示中国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等级体系的特征,同时比较中国与国际经验的不同。 第三,建立“刘易斯-马克思-卢卡斯”城市化理论模型。该模型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机制、城市移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具体来说,在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个体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同时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福利的影响。 第四,建立适合中国城市等级体系的异质性空间均衡模型。在Diamond(2016)异质性空间均衡模型基础上,引入中国户籍制度下不完整的人口迁移和土地制度下低效率土地利用等政策因素,分析户籍和土地制度对有无城市户口或高低学历个体的城市选择行为和个体福利影响,由此揭示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特征事实。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和发现:首先,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劳动力的大量迁移,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城市土地供需和外来人口落户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个体会迁往城市;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个体迁往城市,造成城市个体产出增加,农村个体福利大幅改善,城市个体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进一步,利用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反事实实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土地流转将缓解城市土地租金的价格。由此,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动政策改革才能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 其次,异质性空间均衡模型的结论表明,考虑中国不完整的人口迁移和土地制度的低效率等政策因素,使用2000年和2005年数据的实证测算发现:(1)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劳动力都偏好高工资和低租金;在工资和住房两个因素中,中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城市间工资水平的差异;特别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城市的舒适度也是影响他迁移的重要因素,存在福利洼地效应。(2)无论对于高学历还是低学历劳动力,流动人口在房屋和当地产品上支出占比都低于当地户籍人口。(3)在土地供给规则失灵的情况下,中国现阶段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是迁移人口的增加或减少。(4)中国高、低学历劳动力需求曲线分别是向下、向上倾斜的;同时,高低学历劳动力之间有互补性,但劳动力市场的回报更偏向于高学历劳动力。(5)高学历工资对低学历就业量的弹性显著大于低学历工资对高学历就业量的弹性。最后,本文发现随着城市高低学历劳动力占比上升,城市舒适度供给虽增加但仍不足。 最后,国际经验分析和理论模型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升,扭曲了中国城市等级体系,适宜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设计,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居民福利的整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