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已成为共识,但是随着不确定性的风、光等分布式能源(DERs)的大规模接入,可能引发或恶化配电网末端电能质量问题,其并网引起的双向潮流也增加了电力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目前微电网的研究正逐步从单微网转向多微网,多微网系统可以实现中低压电网中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协调运行,微网的优势通过多微网这一概念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扩展。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强大的通信系统来支持,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网络是实现多微网互动和协调优化的基础。论文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出发,分析了多微电网并网的结构和控制方案,总结了多微网并网后的双向互动服务和包含的智能终端设备,基于此构建了局域层、接入层和主干层三层多微网并网通信结构,并对不同分层网络中的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通信网传输角度将多微网并网承载的数据业务分为遥信、遥控、遥测和其他数据业务四类,并对它们各自的通信需求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建立了多微网并网通信组网方案评价体系,利用云模型对评价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基于期望曲线求解云模型相似度的方法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不同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最后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得出不同通信组网方案的最终关联度,关联度表明,当微电网个数较少时,无源光纤网络(EPON)—以太网(Ethernet)是多微电网并网的首选组网方案,但考虑到今后有更多的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宽带接入专网(Wimax)—无线通信技术(WLAN)通信方案优势更明显。本文最后给出了典型的多微电网并网结构,利用Wimax通信技术和WLAN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组网,接着分析Wimax路径损耗模型和建立了多微网并网数据流模型,并搭建基于OPNET(Optimized Network Engineering Tool)的多微电网并网场景,在此场景上,分析了发送间隔、报文大小和链路层接入机制对整个通信网络时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