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脊椎动物中最为关键的一类免疫效应分子,在宿主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g由重(H)链和轻(L)链组成,分为跨膜和分泌两种形式。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IgH和IgL可变区基因区段的重排来产生Ig多样性,进而识别和中和各种外源微生物和毒素。此外,Ig分子还可以通过自身(跨膜型Ig),或其重链恒定区羧基端的Fc段(分泌型Ig)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进而向下游传递抗原活化信号,激发一系列免疫应答过程。 鱼类是最早具有Ig分子的脊椎动物。目前,在硬骨鱼类中共发现Igμ、Igδ和Igτ三种类型IgH基因(分别编码IgM、IgD和IgT的H链),以及IgκG、IgκF、Igλ和Igσ四种类型IgL基因。但是各类IgL和IgH链之间的关系及其理化特性和免疫功能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课题以虹鳟为研究对象,(1)首次克隆获得了虹鳟IgT重链(Igτ)的3种亚型基因,以及虹鳟IgL的8种亚型基因。以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明确了虹鳟IgH和IgL基因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探明了虹鳟IgH和IgL基因在虹鳟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其中,IgT1重链基因的表达模式与IgM类似,在初级淋巴组织和次级淋巴组织中都有明显的表达,而IgT2重链基因则与IgD重链基因的表达模式类似,主要表达在初级淋巴组织中,而IgT3重链基因的表达量则相对较少。除此之外,有在已经公布的虹鳟基因组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本地BLAST阐明了虹鳟IgH和IgL基因座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虹鳟基因组中,Igτ3基因位于Igτ1基因的上游,而Igτ2基因则单独位于另外一个sacffold中;(2)在对虹鳟IgH和IgL结合偏好性的研究中发现两种生物学现象:其一,运用特异性识别虹鳟IgM和IgT的单克隆抗体,从虹鳟外周血白细胞和头肾白细胞中分选出IgM+/IgT-、IgM-/IgT+和IgM-/IgT-三种细胞类群。通过qPCR方法测定发现,在IgM+/IgT-和IgM-/IgT+这两类B细胞中,IgκG类型的轻链基因表达量最大;同时,IgκG是虹鳟基因座中丰度最高的轻链基因类型,二者结果一致。其二,Igσ主要表达分布在虹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如肠和皮肤;同时,虹鳟血清中Igτ也更倾向于同Igσ类型的轻链结合,表明Igσ作为IgT的构成部分可能在虹鳟黏膜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本研究着重探索了虹鳟不同类型IgH链和IgL链之间的组合方式,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硬骨鱼类各Ig类型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时,发现虹鳟Igτ的不同亚型基因,丰富了虹鳟Ig的种类,并有助于全方位研究各类Ig的功能。为理解脊椎动物Ig的进化和功能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