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通风廊道识别与构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往城市聚集,致使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高密度发展态势增强。与此同时,能源要素在城市里集中与消耗,在大宗的城市建设和能源消耗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原有的空间形态与生态平衡被深远而彻底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显现。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天气。这些城市生态问题对城市气候、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严重影响良好人居环境的构建。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地利用和改善通风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迅速成为当代规划师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城市进行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的探索,但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及对建筑关系的处理手段,在总体规划层面上以理论分析、定性为主确定城市风道总体布局方案。目前为止,我国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尚处于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缺乏科学化的定量研究的状态,特别是在典型的山地城市中,缺乏对城市通风廊道的系统化研究,因此对于重庆这座典型的山地城城市而言,其通风廊道规划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在已有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重庆市主城区气象资料、遥感卫星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料,运用数值模拟法在WRF软件中对研究区域的背景风环境进行模拟,并与气象数据的背景风统计分析相对比,得到研究区域较为切合实际的背景风。此外,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遥感信息和城市空间形态信息,分析研究区域现状的通风潜力:包括城市热岛强度、城市生态冷源、城市粗糙度长度、城市天空开阔度、城市街道高宽比、城市建筑覆盖率以及城市通风潜力等级划分。最后结合研究区域的背景风情况和城市通风潜力等级,进行城市通风廊道构建。通过研究,本文在研究区域内,确定并构建一级城市通风廊道五条、二级城市通风廊道八条和三级城市通风廊道十八条。同时,给出与通风廊道相关的在不同层面的设施和设计策略。本研究基于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通风廊道的理论基础,基于模型模拟和定量分析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为重庆市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增加规划的前瞻性;其次重庆市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高温城市,此研究有助于补充山地城市在通风廊道构建的实践空白,同时,具有为其他山地城市的风环境研究实践起到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本报告以《受教者》(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为翻译实践文本,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所选文本属自传类文本,记叙文题材,源语文本语言和文化映射具有鲜明特点。笔者结合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案例探讨了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的连贯原则在传记翻译中的应用。汉斯·弗米尔在目的论中指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本文简述了目的论的基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关系也更加密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积极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越来越多地对外开展公共关系和公共外交活动,成为了世界发展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在与外国进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美国目前处于国际权力圈层中最核心的位置,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国际舞台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因此对美开展国际公共关系和公共外交显得格外重要。中美
本文由《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的原文、译文及翻译实践报告三个部分构成。源语文本选取了《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这本教材的第四章后半部分以及第五章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材料,分别阐述了如何考察行动研究的结果以及行动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反思”,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重点。译者希望借此机会可以使更多的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了解行动研究,以提高自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部
广播是最早进入乡村的大众媒体,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至70年代是其发展的辉煌期,80年代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本文以云南省近年来实施的“小广场·大喇叭”项目作为考察对象,对牟定县新桥镇大蒙恩村委会下的三个自然村开展田野调查,旨在以乡村大喇叭回归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在电视、手机、网络等大量私人化媒介日益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原已退出公共视野的大喇叭回归乡村社会的
“可持续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领域的重要实践。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相比,不仅重视自然、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提出指导意见。针对人们以往对环境的过度消费和传统工业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应充分发挥设计的作用,疏通疏导行业发展方向,确保各关联行业积极稳定地朝可持续方向发展。本课题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法对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内涵、应用领域、设计方法、原则进
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的选材来源于爱尔兰作家托马斯·凯特利所著的《罗马帝国史》一书,笔者负责该书第二部第五、六两章的翻译。这两章主要讲述了自罗马帝国第一位蛮人皇帝马克西明起,直至戴克里先上位,中间几百年间政权更迭、暴乱丛生的历史。戴克里先上位后,成功结束了罗马第三世纪危机,建立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首先分析文本类型,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同时兼具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成为各方利益的纷争角力场,也因而为“会道门”这一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民间结社提供了生长发展的空间。近代以来,会道门在河南便疯狂滋生,任意蔓延。河南省解放初期,省内会道门势力仍名目繁多,势力猖獗,其罪恶活动并未随着新政权的成立而收敛,反而愈加活跃,活动目的的反动性也越发明显强烈。河南全省各区域皆有会道门为害百姓,密谋反动的活动,这为新生政权的
人类增强就是通过对人体直接性干预而提升人体能力的技术手段。因该技术对象人的复杂性与技术方式的直接性,其发展将涉及到与人类的尊严、人的生存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现实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从STS视角探讨人类增强与人的尊严的相互关系激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首先,厘析人类增强的涵义与类型、人的尊严的涵义与类型,挖掘康德的尊严观、马克思的尊严理论以及技术价值负荷思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
电视文博节目犹如电视节目类型中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在大众对文化需求越来越高的新时代,越来越需要对这类节目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电视文博节目的创意阶段、视听特色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入手,对以《国家宝藏》和《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电视文博节目的创新进行归纳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论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和对我国过往电视文博节目发展历程的
短视频APP,作为一种新兴且正高速发展的社交媒体,正在改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同时,短视频APP拓宽了政治生活的网络公共空间,为高校大学生了解当下的政治生活和参政议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引导着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方式和话语的变革。本研究从目前短视频APP发展火热的社会背景出发,在详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自我效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高校大学生的短视频APP使用行为、政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