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就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人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通过公开出售公司的股份向非特定的投资者筹集资金的过程。而在各国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IPO抑价,即上市首日的收盘价高于发行价格,从而导致在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之间存在巨额价格差异,使得新股申购的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率。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发达的资本市场上IPO抑价情况一般较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抑价率低,而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发展时间短短几十年,远不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完善,IPO抑价现象较为明显。而关于IPO抑价现象原因的探究也是学者们一直的工作,各国关于IPO抑价的原因都不一样。目前用以解释IPO抑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少,较为广泛应用的理论主要有信息不对称理论、控制权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IPO抑价进行了阐释。但是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IPO抑价的原因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因此,关于IPO抑价的研究仍然值得探索。 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基于不同行业的性质不同,而且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故选取我国文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引入股份制企业形式,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平台,所以本文将聚焦到企业的股权特征的角度来分析其是否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并从反映股权特征的两个方面: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分别构建模型对IPO抑价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切入点,描述了文化产业的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的大体情况,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文化企业IPO的大体情况,然后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选取2007年-2012年我国文化企业的IPO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反映股权结构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10大股东/1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IPO抑价率进行解释。同时选取反映股权性质的国有股持股比例,是否国有企业以及进一步区分是否中央国有企业来构建另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研究对IPO抑价率的影响。并将反映公司基本面信息的上市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公司年龄;反映发行情况的指标如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如上市首日市盈率以及网上发行中签率等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企业的股权性质对于IPO抑价率的影响有着与前人研究某一个市场的上市公司不一样的结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第2-10大股东/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其他人研究中发现存在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与IPO抑价率正相关,中央国有企业与IPO抑价率负相关,而前人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其他控制变量中,上市首日市盈率,公司年龄,上市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与IPO抑价率正相关;而发行价格,网上发行中签率,发行规模与IPO抑价率负相关。 最后本文针对我国文化企业IPO抑价情况的实证结果得出结论,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对我国文化企业IPO抑价是存在影响的。并从国家法律,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的理性决策以及公司层面的优化股权结构等多角度对完善我国IPO市场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