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调控叉头蛋白FOXK2的去乙酰化修饰降低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使肿瘤细胞DNA损伤或抑制有丝分裂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适应这类DNA损伤时即产生化疗敏感性的降低[2]。肿瘤化疗耐药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降低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细胞凋亡是以DNA断裂、核固缩、细胞皱缩和质膜出泡为特征的细胞应激反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化疗药物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3]。叉头蛋白FOXK2是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蛋白由660个氨基酸组成。在结构上FOXK2与其它家族成员都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叉头”和“翼型螺旋”DNA结合域[4]。FOXK2在细胞生存[5]、有氧糖酵解[6]、线粒体代谢[5]、自噬[7]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在胰岛素信号刺激下,敲减FOXK2可导致凋亡相关基因的上调[5]。有研究报道CDK1-cyclin B激酶复合体可磷酸化FOXK2的Ser368和Ser423位点,通过调控FOXK2蛋白稳定性抑制细胞凋亡[8]。还有研究表明,FOXK2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进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凋亡[9]。最近的研究揭示,DNA损伤刺激下CHK2可磷酸化修饰FOXK1和FOXK2,致使肿瘤细胞提高自噬能力从而抑制其凋亡[10]。由此可见FOXK2蛋白本身及其磷酸化修饰都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想探索FOXK2是否存在其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行为影响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作为翻译后修饰的重要机制之一,对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代谢、凋亡和自噬等细胞活动起关键调控作用[11,12]。目前研究表明,FOXK2可通过磷酸化、SUMO化等翻译后修饰的方式调控细胞功能。但是,FOXK2的乙酰化修饰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FOXK2可被乙酰化修饰,其去乙酰化酶是SIRT1。去乙酰化酶Sirtuin家族在衰老相关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SIRT1的去乙酰化酶活性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作为重要的长寿基因和去乙酰化酶,SIRT1在DNA损伤修复[13]、应激反应[14]、细胞周期[15]和线粒体代谢[16]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调控作用[17]。但是SIRT1调控FOXK2的去乙酰化修饰影响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也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我们猜测FOXK2的乙酰化状态很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程度,这将为肿瘤的耐药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方法:1、FOXK2乙酰化的研究。1.1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探索FOXK2在细胞内是否可以被乙酰化修饰。1.2在细胞内外转过表达四种乙酰基转移酶,通过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明确FOXK2的乙酰基转移酶;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二者是否存在互作。1.3在细胞内外转过表达SIRT1,通过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明确FOXK2的去乙酰基转移酶;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二者是否存在互作;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二者在细胞内是否存在共定位。1.4应用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和质谱分析技术明确FOXK2的乙酰化位点;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FOXK2乙酰化位点野生型和失活型的质粒;通过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293T和H1299细胞中验证此位点对FOXK2乙酰化水平的影响。2、检测DNA损伤刺激下,SIRT1去乙酰化修饰FOXK2的分子机制。2.1 Cisplatin刺激下,利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OXK2与SIRT1的互作改变。2.2 Cisplatin刺激下,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OXK2的乙酰化改变。2.3 Cisplatin刺激下,利用蛋白质核浆分离、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乙酰化位点野生型和失活型的FOXK2的核内分布改变。2.4 Cisplatin刺激下,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OXK2的乙酰化水平是否依赖于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3、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H1299、HCT116和Hela稳定敲减FOXK2的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敲减效率;进一步在敲减细胞株的基础上构建回补FOXK2-WT和FOXK2-K223R的稳定过表达肿瘤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OXK2乙酰化差异。4、检测FOXK2的乙酰化状态对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4.1化疗药物作用下,利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sh FOXK2-ov NC、sh FOXK2-ov WT、sh FOXK2-ov K223R三组肿瘤细胞的存活差异。4.2化疗药物作用下,利用流式细胞凋亡技术检测sh FOXK2-ov NC、sh FOXK2-ov WT、sh FOXK2-ov K223R三组肿瘤细胞的凋亡差异。4.3化疗药物作用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h FOXK2-ov NC、sh FOXK2-ov WT、sh FOXK2-ov K223R三组肿瘤细胞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差异。4.4利用裸鼠成瘤实验,从体内水平检测sh FOXK2-ov WT和sh FOXK2-ov K223R两组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差异。结果:1、FOXK2可被乙酰化修饰,其乙酰化酶是CBP,去乙酰化酶是SIRT1,并且FOXK2与CBP和SIRT1都存在蛋白质相互结合;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显示FOXK2与SIRT1在核内存在共定位。2、质谱分析结果显示FOXK2的乙酰化位点是Lys223;成功构建FOXK2乙酰化位点野生型和失活型的载体质粒,并且在细胞内验证此位点失活型的FOXK2蛋白乙酰化水平明显降低。3、DNA损伤刺激下,FOXK2与SIRT1互作减弱,FOXK2乙酰化增强并且核内分布明显减少;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乙酰化位点失活型的FOXK2在核内分布并未减少;FOXK2的乙酰化水平依赖于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4、成功构建稳定敲减FOXK2的H1299、HCT116和Hela细胞系,敲减效率高;成功在稳定敲减FOXK2的基础上构建回补FOXK2-WT和FOXK2-K223R的稳定过表达肿瘤细胞系。5、化疗药物作用下,FOXK2促进了H1299、HCT116和Hela细胞的凋亡;FOXK2的乙酰化状态促进了H1299、HCT116和Hela细胞的凋亡,而乙酰化位点失活型的FOXK2(去乙酰化状态)可挽救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1、首次发现叉头蛋白FOXK2可被乙酰化修饰,SIRT1去乙酰化修饰FOXK2的位点是其第223位的赖氨酸。2、DNA损伤刺激下,FOXK2与SIRT1结合减弱,致使FOXK2乙酰化增强并且核内分布减少。3、FOXK2的乙酰化状态增强了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去乙酰化状态减弱了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我们的研究有望找到肿瘤耐药治疗的新靶点,为解决肿瘤化疗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实践中的成熟经验,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中的新问题,创新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部署开展"三代人共话好家风"活动,讲好红色家风故事。加强隔代家长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及涉案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抓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公益项目实施,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期刊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家风家教,为什么在中国社会家风家教能上升到国家治理和政治运行的层面,而西方社会则全然不同。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在此次"好风传家"研讨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辛鸣带来了"家风建设的文化逻辑与现实指向"主题发言,本刊记者特将其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期刊
目的:炎性肠病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如有害的物理或化学制剂、易感基因的多样性、损伤的上皮屏障、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和失调的免疫反应。如今,慢性炎症已经被视为癌症的一个标志。研究表明患有炎性肠病的病人具备更高的风险发展为肠癌,而阻止慢性炎症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产生深远的积极效果。因此更好地理解发生在炎癌演变过程中的潜在分子变化将有助于识别并阻断炎性肠病进展为恶性肿瘤。Micro RNAs(mi RNAs)通
目的: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能够引起材料降解,影响材料性能。人体环境中生物医用材料的腐蚀可诱发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导致宿主组织受损、植入物松动等严重并发症。目前绝大多数微生物腐蚀研究采用纯种介质进行,少数采用双菌种介质。这种研究方式虽然有利于结果的重复和分析,但与实际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相去甚远。实
研究背景和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耐量异常,尽管大部分GDM在产后均能恢复正常,但其短期或长期的不良代谢结局对母婴均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DM的发病机理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同,包括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
目的:牙髓和牙本质在组织学发生上都来自于牙胚的牙乳头,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即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s)是牙齿发育中最重要的细胞,大量研究表明当外界刺激导致成牙本质细胞受损时,牙髓中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可以增殖分化为有分泌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参与牙髓牙本质的修复再生过程。因此,寻求合适的信号因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因素诱发并持续恶化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伴随着“细胞因子风暴”,是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脓毒症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其中自然杀伤细胞是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主要来源,其作为一个多功能哨兵,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招募或者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放大炎症反应,加重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而之前有研究发现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高压
目的: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应用阻止HPV感染的预防性疫苗及清除原有HPV感染、HPV感染相关宫颈癌的治疗性疫苗,最终达到防治宫颈癌的目的。虽然预防性HPV疫苗在未感染HPV的人群中接种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对由HPV持续感染诱发的宫颈癌患者无治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及老年人群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严重RSV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喘鸣、紫绀、呼吸困难等哮喘样症状甚至诱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究其原因与RSV感染诱导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肺组织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具有堪比T
目的: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传播引起的感染性寄生虫疾病,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传统的消除疟疾措施均存在局限性,部分地区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有所上升。确立新的疟疾防控策略,加快疟疾的消除步伐,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重要的问题,疟疾传播阻断疫苗(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s,TBVs)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传播阻断疫苗TBVs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疟原虫有性生殖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