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河曲坪头遗址考古遗存的研究,有助于探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分布、文化谱系、区域类型等诸多问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揭示晋西北地区龙山时期人类的居住行为、生活面貌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素材;对史前人类居住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人类的居住环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居址建筑使用时间长而且比较稳定,同时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因而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往往具有较大的共性。史前居址作为人类的早期居住形态,不仅代表当时复杂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当时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 本文立足于坪头居址的发掘材料,结合陕北、晋西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同时期、同类型的遗址资料,对坪头居址进行时、空定位;根据坪头居址的地理信息和出土遗物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依托坪头居址的地层关系,应用田野考古法采集文化信息,采用物理学、化学实验等科学分析的方法检测了建筑材料,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房址进行复原。在此基础上,探讨当时人类的居址建筑技术。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坪头遗址的发现概况,同时介绍了北方地区龙山时期典型房址的发现与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对居址建筑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建造过程分析、装饰技术分析、建造工具分析、门砧石的使用分析。对建筑材料进行了分析,包括白灰面、黄土、石料的分析。另外还作了房址F1的复原分析。第三章对居址的行为信息作了分析,包括居址的布局与功能分析,以及居址所反映的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