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茶皂苷元具有抗氧化和体外抗菌消炎等良好的生物活性,常用于皮肤接触性抗菌免疫治疗。但其存在难以分离提纯、水溶性差、在传统制剂中负载量低且容易暴释等缺点。因此本文研究茶皂苷元的制备和纯化工艺,合成了环糊精聚合物(β-CDP)包合茶皂苷元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合成树突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HMONs)作为载体以提高药物的负载量和递送效果;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茶皂苷元负载量高、纤维形貌疏松多孔的β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230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B030315010); 湖南省重点研发课题(2019NK20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皂苷元具有抗氧化和体外抗菌消炎等良好的生物活性,常用于皮肤接触性抗菌免疫治疗。但其存在难以分离提纯、水溶性差、在传统制剂中负载量低且容易暴释等缺点。因此本文研究茶皂苷元的制备和纯化工艺,合成了环糊精聚合物(β-CDP)包合茶皂苷元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合成树突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HMONs)作为载体以提高药物的负载量和递送效果;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茶皂苷元负载量高、纤维形貌疏松多孔的β-CDP/DHMONs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并探究其抗菌性能。(1)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氯仿萃取、乙醇-水重结晶等方式对茶皂素粗品进行分离提纯制备得到茶皂苷元。利用红外、紫外和有机元素分析表征产物结构,发现各项指标与纯品接近:红外谱图中各处特征吸收峰明显、紫外谱图211nm处显现强烈的特征吸收峰、C百分含量为69.50%,H百分含量为9.072%;以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交联反应制备水溶性β-CDP,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热重测试等表征其结构和稳定性,并利用β-CDP的空腔结构包合茶皂苷元。(2)通过SEM分析,探究不同高分子基底对静电纺丝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发现选用聚丙烯腈(PAN)为高分子基材时能够得到直径最细且分布均匀的纤维丝;制备了DHMONs,TEM表征显示,粒径在180-200 nm范围。BET结果显示,颗粒比表面积为988.20 m~2/g,孔径尺寸6.98 nm;利用静电纺丝混纺DHMONs、β-CDP和茶皂苷元的包合物,制备新型复合载药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热重测试、接触角测试等观测和分析复合纤维膜的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作为创面敷料时水的润湿性等性能。(3)对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缓释和抗菌性能研究。对比了载药纤维膜和载药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率,结果表明:36 h后载药脂质体释药率为69.30%,载药纤维膜累积释放率为81.16%;采用抑菌圈和震荡法综合评价载药PAN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效果,发现载药PAN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达78.97%、72.2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经过载药纤维膜处理之后的形态,分析得出细菌死亡的机理:载药纤维膜能够显著抑制细菌分裂,并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
其他文献
高压输电线路较长,常跨越在人烟稀少、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地区,一旦发生故障则极难查找;若能在线路故障后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有利于及时修复线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近年深度学习在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但现有故障定位深度学习模型对线路参数较为敏感,不同线路需专门构建相应仿真模型重新进行训练,制约了该类方法的推广应用。此外,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横跨距离远,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车流量逐年增加,早期建设的桥梁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部分桥梁出现承载力不足或已达到设计基准期的状况,桥梁倒塌事故时有发生,并且我国逐步从注重桥梁建设阶段过渡到建设与管养并重阶段,桥梁健康检测越来越受到交通部门的重视。针对传统桥梁病害检测需要大量劳动力、检测效率低、漏检率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无人机获取桥梁表面图像,借助卷积神经网络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桥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创新了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形成阅读技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法采取多种教学引导策略,将项目式学习融合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通过网络传输的资源越来越多。传统的时间触发控制在每一离散时刻周期性地传输数据,此过程会传输大量冗余信息。围绕减少冗余信息传输这一问题,事件触发控制被提出。该方法因为采用非周期方式传输必要信号这一特点而广受关注。对于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强耦合等特点的实际系统,目前的事件触发控制研究主要采用零阶保持器机制使得在事件触发间隔中的传输信号保持不变。在对系统结构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此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是目前无人系统定位与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实现无人系统环境感知的重要手段。根据使用的传感器,SLAM技术主要分为视觉SLAM和激光SLAM。不过,随着无人系统作业任务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仅依靠单一传感器的SLAM算法往往无法正常工作。例如,视觉SLAM难以应对纹理缺失、光照变化明显和
数字光投影(DLP)3D打印技术依据液态光敏树脂在紫外辐照下快速固化的原理,通过积累二维树脂固化层实现任意成型,凭借精度、效率等多方面优势在诸多3D加工技术中脱颖而出,但受限于成型面积,主要用于精细制造、小尺度成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旋转拼接的转盘式大尺寸3D打印方法,在旋转拼接成型方案设计、极坐标系图形分割以及3D打印控制系统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DLP 3D打印技术加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光增益介质,由于具有宽可调谐带隙、高吸收系数、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优势,在光伏领域、光泵浦激光、辐射探测等领域引发广泛关注。然而钙钛矿晶体的器件化应用目前仍受到诸多限制:首先,多晶钙钛矿由于内部存在的晶界、空隙与缺陷会带来离子及载流子迁移率等的下降;其次,目前虽然已成功合成纳米线、纳米片、多面体、空穴立方体等钙钛矿晶体,但长线或者棒状单晶很少报道,一些纳米线长度
Tucker分解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张量分解算法,其中带正交约束的Tucker分解算法能更好地获取原始数据的低秩近似,而非负约束通常能够让模型更具有可解释性。现有的非负Tucker分解算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超参数需要人工调节使得算法缺乏普适性;(2)计算过程中存在大量冗余运算;(3)大规模情况下,这些算法需要将数据整体载入内存,且仍可能存在多维n模积计算、SVD求解、矩阵求逆、QR分解等运算复
移动机器人探索未知区域的能力意义重大,近年来的无人驾驶、导航运输以及国家重点发展的星际探索等领域都离不开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地图构建。而视觉传感器的图像信息丰富、价格低廉,有利于构建精密地图。本文的研究内容在于,用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构建良好的三维稠密地图,并应用于移动机器人上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移动机器人现状和视觉
非富勒烯材料由于能级可调、合成便利、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得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效率屡创新高,成为研究热点。相比富勒烯材料体系中PCBM能级的固定,非富勒烯材料在能级上的改变,导致器件物理机理大不相同。特别是由于给受、受体材料对光电流贡献的改变,非富勒烯体系有机太阳电池的电荷转移机制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于电荷转移行为的物理机制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我们实现更高效的OSCs,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