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作研究,是将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以梳理其型式演变规律及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个角度剖析古代防护装具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类型学观察,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防护装具从材质和形态上进行分类、分型、分式,探寻其时代特征与演变规律。在防护装具的类型学分析中,将其分为胄、甲、盾、马甲四大类,并依据是否为实战用具而分为实战性防护装具和非实战性防护装具,再以材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皮质、铜质、铁制等不同质地,最后依其形态的不同进行型式划分。充分发挥考古类型学对器物分型、分式及分期的重要作用,厘清胄、甲、盾、马甲防护装具的型式演变关系与时代特征。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与类型学相结合,使考古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型式划分和分期研究上。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与类型学结合进行讨论,从各个角度分析防护装具地域分布特点、型式演变规律,以此反映中国古代防护装具所处的时空环境、社会背景、历史事件。提出了七个区域的划分。考古类型学与长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强调相对静止的因素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即,注重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以区系类型学与长时段理论结合,将型式演变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增强区系类型学对各区域划分的科学性。首先理清了各时期各类型防护装具的地域特点,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各分布区的形成。其次,探讨在人文环境影响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在型式、工艺上的交流与传播。考古类型学与中时段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强调的是节奏缓慢的历史、集体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即,社会史研究。通过两种理论研究的融合,最终达到“人”与“物”的结合。在研究中,将古代防护装具墓葬中的出土情况与同出器物、墓主身份相联系,揭示器物组合的形式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随葬防护装具的墓主多为掌握一定军事力量的统治阶级,随葬防护装具是其军事权力的体现。同时,将中时段理论强调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集体的力量与防护装具相联系,探讨在社会环境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所产生的型式演变。考古类型学与短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强调短暂的历史、个人规模的历史,即历史事件。将考古类型学与短时段理论结合,注重将具体的遗物特征、遗迹现象与历史事件联系,以揭示墓葬和居址中出土的各遗迹、遗物所反映的具体事件。首先,发现有防护装具的墓葬,会与墓主生前经历的军事活动有关,出土有防护装具的居址,多与古代的军事重镇、古代战场、军队戍卫地、兵器储藏库(武库)等密切相联,通过对防护装具的研究揭示其背后反映的历史问题。其次,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对防护装具型式的影响,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够改变防护装具型式的发展,强调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作用力。总之,将时段理论与考古类型学相结合,使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物”的层面而将其置于更大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与人的历史相联系,使得考古学的研究更丰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