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量和消耗量巨大,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愈演愈烈。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重工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占比达到了30%,经济发展低碳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以地理学、经济学学科理论为指导,对环渤海低碳转型绩效时空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鉴于国内学术界对于综合考察低碳转型绩效水平的研究相对滞后,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在参阅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低碳转型的内涵,本文以环渤海17个沿海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结果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并利用PCA模型对其机理定量分析,揭示其内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自2005年到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发展颓势明显,同时,各地市之间低碳转型不均衡。(2)从分指标来看,环渤海沿海地市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发展支撑大于平均水平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低碳转型成效并不显著,仍然保持传统的发展态势。(3)从空间分异角度看,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区域差异显著,分为高绩效地区、较高绩效地区、较低绩效地区、低绩效地区。(4)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资金、人力与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支撑因素,国家政策、科学技术、低碳意识及企业家素质等新型推动因素,资源(能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自然基础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低碳转型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