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指建立在相似联想基础上的一种传情达意方式,即汉语修辞学所说的“明喻”、“暗喻”和“借喻”。英语中称metaphor,一般修辞书或英汉辞典中都译作“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指建立在相似联想基础上的一种传情达意方式,即汉语修辞学所说的“明喻”、“暗喻”和“借喻”。英语中称metaphor,一般修辞书或英汉辞典中都译作“隐喻”。实际上,英语metaphor范围更广一些,它不仅包括汉语修辞学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还包括汉语中的比拟(拟物)和转喻(即借代)。我这里提到的“隐喻”概念,是指说明型的“明喻”、“暗喻”和“借喻”,即借助相似联想来说明事物的一种方式。 隐喻与科学的关系,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人们一般认为隐喻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方式,只能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科学语言以严密精确为目标、以朴实无华为语体特征,科学中不仅不需要隐喻,而且应当避免使用隐喻。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表明,在科学中隐喻无处不在,这就与隐喻只能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观点形成矛盾。就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以科学著作中的隐喻为考察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中确实存在隐喻。 本文首先对隐喻在科学中的运用进行考察,重点论述隐喻在科学各领域的运用,在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运用,在科学理论建构过程中的运用。其次,从语言学角度对科学隐喻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隐喻类型分析、隐喻来源分析、隐喻承载形式分析。隐喻类型主要分析明喻型科学隐喻、暗喻型科学隐喻和借喻型科学隐喻,隐喻来源主要分析族语基础上的科学隐喻和外语基础上的科学隐喻,隐喻承载形式主要分析词语形式的科学隐喻、短语形式的科学隐喻、句子形式的科学隐喻和句群形式的科学隐喻。最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科学隐喻进行认知考察,包括两个层面科学隐喻的认知考察、科学隐喻的认知解释。前者主要考察词汇层面科学隐喻和语法层面科学隐喻,后者主要考察科学隐喻的认知结构、认知动因和认知作用。 本文结语联系历史上有关科学隐喻的争论、人们对隐喻的传统认识,以及科学隐喻的作用对全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中暑就是“人被热坏了”,自然应该在第一时间吃点凉的给身体“降温”。于是,凉白开水不停地灌,水果也没少吃,可身体却觉得越来越虚。 其实,中暑后大量饮水,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使中暑者加重惡心、呕吐的症状。因此,中暑后喝水以适量为宜。 既然水不能多喝,那用冰镇瓜果解暑,既补水分又补营养,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了。其实,这种做法也不可取。中暑后人的脾胃虚弱,食用生冷
总括类范围副词作为范围副词的一个小类,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对其研究仅停留在对个别词语或是几个词语的比较研究上。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总括性范围副词作了系统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新的启蒙时代,知识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荣光,高扬的人性旗帜使大写的“人”一路高歌走向金碧辉煌的圣殿。彼时,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尚未从人们心中全然消退,历
持续湿热天气,对健康人的影响尚且如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为避免发病,心脑血管患者除了要比健康人更严格地遵循“高温天气少外出,合理使用空调、多喝水”的原则外,还要坚持监测血压、按时服药控制疾病。同时,饮食上少食多餐,不饮白酒,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不过,心衰患者不仅不能多喝水,即使口渴了,也得少喝一点,因为喝水太多,只会让他们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
萨都剌是我国元代末期的少数民族诗人,他喜爱汉文化,用汉字写汉诗,所著《雁门集》中保留其创作诗歌784首;虽然他生于塞北,但无地域偏见,对祖国山川充满热爱之情,一生的大部分
随着进入三伏天,酷热潮湿的“桑拿天”也会逐渐增多。此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中暑。那么人们如何预防或治疗中暑呢? 老年人:饮食切记要清淡 老年人体质弱,汗腺开始萎缩,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开始衰退,散热不畅,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建议:老人应减少活动,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感觉到热时一定要借助自然风和地上洒水或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主动喝水,即使没有出现口渴也应定时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应该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希望凉快一点,可是,就是在这一冷一热之间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和平衡,否则就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外热内冷 感冒的人比中暑的多 炎热的天气,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医院接诊最多的应该是中暑的病人,而实际情况却是感冒的病人远远超过中暑的病人。 现在很多家庭和單位都安装了空调和电风扇,当人们长时间处在低温环境时,很容易受到寒气侵袭。同时,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由于一些人身体调节能
《沈自晋散曲研究》在梳理沈自晋散曲作品的基础上,在沈氏家族成员和明清之际散曲家散曲创作的脉络中,考察了沈自晋散曲的题材风格,沈自晋的曲学观,以及沈自晋的散曲所融入的时代
中国古代至圣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人类文化历史上“轴心的时代”的文化巨人。他们二人都不约而同的主张“中庸”思想。“中庸”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既是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