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这里原本生活着少数民族部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组织发动了河西之战,一举击溃了居住在河西的匈奴部落,河西走廊开始归属汉王朝管辖。自此,中原王朝不断派官员和从内地移民到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地区,从而使这一地区由单一的少数民族变成了以汉人为主体的民族布局。敦煌居民来源较为复杂,翟氏亦然,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匈奴部落或丁零部落的后裔;二是北朝时期迁自陇西的翟氏;三是隋唐时期的粟特翟氏。这些翟氏人口众多且广泛分布于敦煌的各城乡。他们当中,以迁自陇西的翟氏最为显贵。这支翟氏原是丁零人,后加入乞伏鲜卑联盟。十六国时期,乞伏鲜卑联盟建立西秦政权,翟氏遂成为陇西当地的“大家”。约在公元五、六世纪前后,因一位翟氏“从官流沙”而子孙世居敦煌。这支翟氏为了尽早融入敦煌的士族社会,他们一经迁入,便冒引“浔阳”和“上蔡”郡望,并于唐初发展为敦煌当地的士族。至归义军时期,这支翟氏更是显赫一时,成为敦煌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不仅与归义军最高统治者张氏家族和曹氏家族频繁通婚,还与敦煌其他世家大族缔结姻亲关系。他们中的众多成员充斥归义军政权,有些还担任都指挥使、都押衙等显官要职。他们重视儒学,以孝悌传家,培育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如节度使曹元忠夫人“浔阳”翟氏、都僧统翟法荣、历法家翟奉达等。翟氏还是一个世代崇信佛教的家族。他们中的许多人俄然落发,舍俗出家,其中一些德性高,声誉好的翟氏还被擢升为法律、僧政、都僧统等高级僧官。而在家翟氏则通过开窟、造像、起塔、转经、写经、布施等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敬佛之意和供养之心。翟氏家族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势力,自北周以来就不断在莫高窟开窟造像。翟氏家族营建的莫高窟第220窟和第85窟分别是莫高窟初唐和晚唐的代表窟。它们是翟氏留给人类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