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返历史现场 接受精神洗礼
【出 处】
:
海南日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老年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发展,向着“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日益增长的对老年教育的需求相比,我国老年教育事业仍需大力发展,尤其需要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提高老年人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品质,首先要保障老年人的受教育权。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受教育权的保障都应有所行动,但国家才是保障老年人受
长期致力于先秦文学研究且成果卓著的著名学者傅道彬教授(以下简称"道彬"),最近推出他在先秦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总结性著作《"六经"文学论》1。我认真仔细通读过这部著作后,感觉作者在先秦文献的精熟程度上、在中国文学史发展流变认识的融会贯通上、在理论素养的广度和深度上以及文字表述的文学性才华诸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学界同仁分享我阅读此书后的一些愉快的感受。
期刊
本文选择陕西省商南县试马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和样地实测资料,充分利用遥感和“3S”技术等研究方法,选取山区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类型分异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景观生态分析评价体系,定性和定量地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地形因子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关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遥感技术用于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优势,
发生在1934年底的湘江战役是红军与国民党军的一场生死之战,异常壮烈。红军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渡过了湘江,接着,又翻越老山界,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这段历史,虽然人们通过长征亲历者、知情者、"围剿"红军者的介绍以及媒体的宣传有一定了解,但是,只有真正走进历史现场,才能对这场战役有深刻的认识。
期刊
历史研究的独特魅力之一,在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拉扯和张力。置身历史现场的人物、事件与社会的关系往往盘根错节,扑朔迷离,适为电影故事引人入胜的极佳素材。如何超越一般普罗大众观影的感官愉悦,像史家一样,由虚构情节连接历史现场,带来智识层面的跃升,是台湾历史学者蒋竹山新著《看电影,学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及其多年开设的大学通识课程——《电影与社会》的核心议题。
期刊
新文学的缘起,或者说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既不是纯粹的观念性完成,也不是简单的外来影响。撇开文学与现实的复杂丛结,其文学观念、文学形态实现了由古典向现代的演化。这其间的缘起、递嬗、转化关系往往呈现为复杂的纠结状态;有着看似如此,实则如彼的背离关系。所以,事过境迁后的种种"重回"、种种梳理看似繁复,实则也是必然的现象。诸种"重回"之中,《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又打开了新的视野,带来了新的启示
"U型学习"包含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三个阶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依托历史细节,以现场的事件折射实现还原与下沉,以可证的事实逻辑引导体验与探究,以多重的时空语境推动反思与上浮,是历史"U型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