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在总体部署中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总结了2005年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2006年的经济工作。
六大经验和启示
会议指出,“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会议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会议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
今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抓好八项主要工作
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在总体部署中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具体抓好以下工作:1.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3.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5.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7.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8.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电)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总结了2005年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2006年的经济工作。
六大经验和启示
会议指出,“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会议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会议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
今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抓好八项主要工作
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在总体部署中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具体抓好以下工作:1.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3.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5.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7.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8.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