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度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小学阶段,计算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具体计算教学中,要从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是借助基础性练习,通过创境激趣,让学生领悟算理;二是借助针对性练习,通过观察比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时规范细致,答题后审校验证。只有因材施教,灵活解题,归纳总结,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速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基础性练习 针对性练习 学习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为了落实计算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要认真想一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的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计算能力是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
  一、基础性练习:创境激趣领悟算理
  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正确,掌握不透彻,就无法进行计算。只有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技巧之后,才能在具体计算中应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简捷合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加快计算速度。
  练习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维持练习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形象化的寓言故事或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一定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计算充满兴趣,再让学生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内容上,那么学生就会乐于学,乐于做了,在这样的心态下,教师顺水推舟向学生讲授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的方法,学生一定能接受,并能达到算得准、算的快的目的。
  如一些常见的运算是无特定的计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1)、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2)、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针对这些枯燥的计算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多种形式地来练习口算。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效率。
  2、加强口算,理清算理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等。
  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生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又提高了计算能力。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23×14=?(1)、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4个2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4个23是多少,再求10个23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三步,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用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就是求4个23得92,要和乘数4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3得230,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每种计算,都依据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础知识而进行。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理解不正确,掌握不透彻,就无法进行计算。只有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技巧之后,才能在具体计算中应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简捷合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加快计算速度。
  二、针对性练习:观察比较举一反三
  解题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是很重要的,所以精妙的点拨和指导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化,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一些计算方法、规律等技巧。如:"凑整法"、"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规律"、"运算定律""分解法"等方法。
  1、注意观察,善于比较
  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利用小棒凑成10根一捆,从而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操作观察后,开放性的思维使解决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通过比较,从而找到合适的、优秀的计算方法。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结果出现了许多方法:例16-9=?(1)、利用小棒一根一根数;(2)、想9 7=16,所以16-9=7;(3)、把16分成10和6,10-9=1、1 6=7;(4)、把9分成6和3,16-6=10、10-3=7。从这些方法中学生要善于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点拨,推出最好的"破十法"。   2、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计算0.36×44 0.36×56,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运用乘法分配率可以得出0.36×(44 56),教学中不应该就此满足,可进一步深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以依次推出:36×0.44 36×0.56;3.6×4.4 0.36×56;0.36×44 0.36×7×8...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应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中合理运用定律,灵活解题,追求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良好的习惯:规范细致审校验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审清数字和符号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然后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
  2、专心校对的习惯。计算时要抄题中数字,那么抄写的数字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数字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
  3、积极验算的习惯。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4、及时订正的习惯。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
  5、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可以防止写错、漏写。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字迹清晰,草稿纸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干净整洁。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教学过程,我们要把计算教学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让他们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并在知识掌握、技能训练、习惯培养方面加以持之以恒的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T2DM患者治疗现状与血糖控制及常见并发症发病情况。方法:1.入选病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大连市解放军第210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选取资料完整
【摘要】为了使得学生能在探究中发展,新课程要求学校普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获得知识的基本学习方式,此方式鼓励初中学生不断地探索并获得发展,在培养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探索性学习的实施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切实有效的措施,目的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进取,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快速发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使学生保持稳定而积极的情绪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效果  情感伴随着学习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使
数学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一门重点学科,而且还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我们国家的经济预算、财务报表,小到我们平时的买卖行为。可以说,数学这门学科无时无刻不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大难题。因为许多同学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花费了很多功夫,但收效甚微。因此,他们面对数学感到很苦恼、很无奈,甚至还有种恐惧。  今天,在这里,我将根据我
9月12日,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悉,正在执行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的“向阳红01”科考船近日在印度洋完成了首次定点作业任务,成功布放了7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计算能力在数学中的作用。  数学计算能力大致涵义有以下三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
需氧菌 aerobe 利用分子氧进行呼吸产能,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e 在氧分压低于空气、但非无氧的条件下生长最适的微生物。厌氧菌 anaerobe 缺
摘要: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品质,体现创新、自主精神的新课程改革已奏响序曲。新课程改革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用它独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改革,使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并思考课堂教学的新方向。  关键词:数学 课改 探索 实践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激发学习吸取。  【关键字】小学 数学课堂 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小学数
【摘要】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创设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和机会,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动脑,激发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浅谈创新教育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聋校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聋哑儿童虽然听不到,但他们同样具备创新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