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出一种立式降膜闭式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方法,按照此方法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设计计算程序,并对程序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显示,该计算程序适用于立式扭曲管中不同工艺流体(冷却水、喷淋水和空气)进行换热的各种工况.通过对比程序计算和手工计算结果,发现二者吻合程度较好,因此通过计算程序能够提高开发人员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迭代计算工作量,方便对不同设计方案结果进行比较.后续可以衍生出针对各种发生相变过程(制冷剂、水蒸气冷凝等)的热力计算.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立式降膜闭式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方法,按照此方法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设计计算程序,并对程序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显示,该计算程序适用于立式扭曲管中不同工艺流体(冷却水、喷淋水和空气)进行换热的各种工况.通过对比程序计算和手工计算结果,发现二者吻合程度较好,因此通过计算程序能够提高开发人员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迭代计算工作量,方便对不同设计方案结果进行比较.后续可以衍生出针对各种发生相变过程(制冷剂、水蒸气冷凝等)的热力计算.
其他文献
为调查祛痘类化妆品中是否存在非法添加抗菌增效剂的情况,采用自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0批祛痘类化妆品中的二氨基嘧啶类抗菌增效剂进行分析.结果在1批次样品中同时检出抗菌类药物磺胺甲噁唑和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目前国家及各省份监督抽检中,对祛痘类化妆品的主要关注点为抗生素、抗过敏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添加情况,未过多关注抗菌增效剂的添加.检测结果提示祛痘类化妆品中非法添加药物出现新趋势,应尽快制定补充检验方法,满足监管需求.
为避免太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涂抹防晒类产品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日益繁多的有机防晒剂种类和越来越大的使用剂量,带来越来越高的安全风险.随着人们对有机防晒剂检测的重视程度的增加,相关的测试方法文献也不断发表.本文选取现在使用和被检频次较高的15种有机防晒剂为主要例证,对目前防晒剂测试使用最广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标准品配制、样品前处理、流动相种类、色谱柱和检测波长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防晒剂分析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前处理技术,建立了含植物提取物类化妆品中3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萃取待测组分,经GPC净化,由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35种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2~2.50 mg/L,相关系数≥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2~0.10 mg/kg,定量限为0.05~0.25 mg/kg.35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0% ~120%,相对标准偏差
综述了合成麝香的发展历程,包括线性麝香产品特性,重点讨论了海佛麝香(Helvetolide)和罗曼麝香(Romandolide)制备方法.在种类繁多的麝香产品中,线性麝香是目前最新一代的产品,香气诱人,但其合成难度较大且路线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选择线性麝香中海佛麝香和罗曼麝香进行重点讨论和研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未来麝香研究应致力于加深线性麝香产品合成机制的理解,进一步探究其合成的关键因素,为今后制备线性麝香产品提供方向和依据.
酶水解作为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之一,其高效的转化过程对后续糖发酵至关重要,酶水解动力学研究可为高效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但纤维素酶水解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异质反应过程,很难用简单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表征.由于酶分子表面具有分形特性,其与分形动力学具有局部相似性,因此,分形理论可为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复杂动力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纤维乙醇生产工艺出发,在分析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机理及影响酶解效率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分形动力学目前用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酶水解过程的主要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
从电池结构、关键制备技术与流程、功能层材料与器件性能方面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组在高效率宽光谱CdTe薄膜太阳电池方向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扩散预制层制备工艺,拓展梯度带隙吸收层制备和组分调控工艺窗口;协同调控梯度吸收层预制结构与Se扩散相关的吸收层制备热过程和活化热过程,优化梯度吸收层组分分布和能带结构;解决前电极窗口层与传统制备技术的兼容性问题,消除限制转换效率的前界面势垒;制备得到两种主流结构的CdTeSe薄膜太阳电池,获得19.1%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冷量,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中低温余热领域已有应用,但对低于60℃热源的利用实例较少.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的驱动热源温度是扩大吸附式制冷系统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驱动热源温度与系统循环方式、吸附剂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二级/多级吸附式制冷循环、表面酸性强度与孔结构等影响吸附剂再生温度方面阐述了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多级循环吸附式制冷系统
煤化学链气化制合成气是一种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节能环保的新型气化技术,而高效载氧体的设计开发是化学链气化技术的关键.本文以铜矿石和赤泥为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R-Cu-10M(蒙脱石质量分数为10%)复合金属载氧体,实现载氧体颗粒内粉末的物理均匀混合、颗粒一次成型以及活性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围绕反应温度、氧煤比、水蒸气输入量三个关键操作变量,测试了R-Cu-10M载氧体与褐煤气化反应特性.表征结果表明,R-Cu-10M载氧体具有较好的还原性,赤泥与铜矿石中Cu-Fe金属间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晶格氧释放以及
直接在铜基底上生长具有不同金属离子的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成为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候选.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低温水热沉积方法在铜基底上制备前驱物阵列.前驱物经过煅烧处理得到具有多孔特性Co3V2O8纳米片阵列,多孔纳米片阵列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出了长期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1.0 A/g电流密度下,电池经过240次循环后显示出1010 mA·h/g的容量;在3.0 A/g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600次后显示出552 mA·h/g的可逆容量.
以地热井筒流动和碳酸钙结垢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热流体从井底到井口流动过程中的质量、能量以及压降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了质量流量和井口压力对应的关系;模拟分析了温度、压力、干度和CO2分压沿井筒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总结了井口干度、温度、压力和CO2分压随热储压力、温度、流量、CO2含量以及井壁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结垢位置、结垢厚度以及结垢延续长度对井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井筒内的流动进行模拟,确定不同截面上的参数变化情况,并可进一步推导热储的特性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