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1年全国多地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新中考,以及受关注和热议的2020年开始实施2023年落地的云南省新中考改革方案,特别是各地中考计分科目与分值的设置.探讨中考对初中教育的评价导向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落实“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功能.
【机 构】
:
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福建 厦门 36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全国多地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新中考,以及受关注和热议的2020年开始实施2023年落地的云南省新中考改革方案,特别是各地中考计分科目与分值的设置.探讨中考对初中教育的评价导向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落实“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2021年中考作文题中,出现不少体现高阶思维向度的命题.命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辨,演绎对材料、生活等的深度思考,以顺应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如何适应这种引导,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写作,是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与研究者新的课题.当前,审视作文教学与写作现状,寻绎高阶思维作文命题的原则,进而探讨作文教学中写作思维、课程重构的策略,有其现实的迫切性.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协同是一个新课题,文章从数学课程思政的定义切入,提出数学课程思政内涵: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提炼数学课程思政价值:更新教师能力、革新课堂教学、创新教学评价;挖掘数学课程思政功能:引领价值认同、培育理性精神、提升道德品质;探索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有意识、有策略、有效益地推进课程思政.让高中数学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
通过2020年与2021年福建中考函数压轴试题的分析,发现学生解决函数压轴试题的困惑在于函数的某些概念与性质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指出数学概念深度学习的意义,提出数学概念深度学习应关注概念理解的层次水平;关注概念认知的理性思维;关注概念建构的本质属性.
单元整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备受学界关注.文章于2015年秋开启单元整体化教学探索之旅,6年实践,化为实施单元整体化教学的三个关键词:对标、定点和统整,即把课文当作一组实现单元任务的媒介,把单元当作任务群或项目学习的单位来设计教学,在紧扣单元学习目标下,抓住单元系统中的“点”进行统整,学生由单篇课文的散点式学习走向统整学习便有了可能.
历史“本真”教学是实现历史价值的正确导向和价值判断,是历史教学目标的追求.文章以历史“本真”教学主张引领教学实践,用生活场景和名家名言创设问题情境,探寻事物规律,揭示事物本质,回归历史本真;同时通过史料、图表比较,客观理性地辨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以落实学科素养.
意大利导演希德尼·希比利亚执导的《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展现了一个“小国”从诞生到覆灭这一段“不可思议的历史”,承载了其时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理性失落,人的信仰崩塌,并为外物挤压或异化的情形.希比利亚在电影中将叙事重点置于人而非岛上,充分交代了乔治奥等人建立玫瑰岛的动机,以及小岛建成后他们与意大利政府的冲突.片中诸般不合理、不协调之处被放大,喜剧手法与悲剧内涵相交织,使电影整体上呈现出了荒诞特有的审美价值.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改编自同名舞台剧.影片采用主客观视角混杂的沉浸式叙事手法,将混乱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糅合在一起,完美地衔接虚幻与现实,无形中牵出一根电影的叙述线,带观众进入年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内心世界,让其一步步去体会衰老的过程和衰老的感觉.本文就此线索展开论述,探讨电影如何能乱中有序,在主客观混杂的沉浸式叙事中,为观众抓出一条逻辑清晰的脉络线,从而展现出电影的人文关怀.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依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巧设议题、辨析式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活用校园活动等角度,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具体实践策略.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螺旋”包含品读、实践、深思和写作四个阶段,是一种螺旋式的培养并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刻意练习模式.经过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实际应用信息化于教学中,不仅学生成绩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与人协同合作习惯也获得充分发展.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评析2021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编制和试题命制的特点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提出进一步提高试题命制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