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变孩子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趣入手,让孩子喜欢阅读
1.聊背景,入门得趣。引领孩子“入门”亦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真功夫。笔者认为,巧妙的背景介绍,会起到情感的传导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极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比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作了如下背景介绍:“《歌唱二小放牛郎》写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接着追问:“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可能接触过这首歌曲,以歌曲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文本的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
2.说情景,读中知趣。有一种阅读之趣是情景导入,通过教师的“说”,再现故事情景,让孩子享受读中之趣。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我先出示秋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问:“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谁还能用一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秋天的赞美?”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唤醒了已知经验,带着对秋天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景的衔接,使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产生了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儿童的情绪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暗示下被唤起后,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上。这样的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理上的这一最可贵特点,以情感为纽带,把儿童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文本相关的对象上,从而加深儿童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李吉林语)
3.借媒体,临境添趣。语文教学中借助于录音和声像课件等辅助教具会平添几分情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掌声》教学中,在课文结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了一曲《爱的奉献》,创设浓烈的“情感场”,从而再次唤起学生对爱的真切体验,借用音乐微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又如,在教学《鸟岛》一课时,利用课件再现鸟儿陆续来岛上的样子,从而为学生后面的说话训练作了铺垫,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以“知”为铺垫,让孩子喜欢阅读
1.引领孩子“知”词句之趣。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阅读教学中有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课文中的“迷恋”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极深,值得细细品味。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第一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花丛里昆虫动听的声音能引起他探究的好奇心;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花丛里寻找数天;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忘记一切,坚持到抓到这只唱歌的虫子的那一刻。第二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他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发现一只“比樱桃核还小些的甲虫”,并视之为“珍珠一般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拾起甲虫,“放进一个蜗牛壳里”保护起来,为的是“回家再好好欣赏”;因为迷恋昆虫,他能不顾家长的反对和训斥,仍把甲虫带回家。聚焦“迷恋”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2.引导孩子“知”作品之情。从传神词语入手,揣摩其含义,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赏析能力。《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一句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在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通过做动作体会“飞、穿、越”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三、以“思”为阶梯,让孩子喜欢阅读
1.以旧引新。在学习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诗句时,我提问:“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到诗人此时的神情吗?”许多学生往往只从表面现象中答:“诗人舍不得与友人分别,还在伫立远望,这里表达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面对这种情况,我则提供材料,引导联想。“诗人在另一首送别诗中曾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神情怎样?”通过引导,学生们感悟到,明月天下共赏,它照着相隔千里的人,明月像一根线把诗人与友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诗人在这里注意明月,正是把对人的思恋,寄托于明月,传给友人。这一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许多同学结合诗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领悟诗人送别时对友人的深挚之情。他们感悟到:尽管那“孤帆”早已消逝在天际,可此时的诗人还伫立在江边,注视那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在“见”中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寄托于滚滚东去的滔滔江水,随友人而去。
2.以景促情。《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它与同学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我尝试着让同学走入情境,让同学活动起来,让同学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同学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同学们都舍不得回座位。于是,我拉着同学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这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我转过头,故意严肃地对平时大大咧咧的宇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同学内化吸收了。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名同学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同学们不时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同学们纯洁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课尾,我又问同学:“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同学们都说出了自身的真实感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阅读,需要“趣”为先,“知”作铺垫,“思”作阶梯,从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一、激趣入手,让孩子喜欢阅读
1.聊背景,入门得趣。引领孩子“入门”亦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真功夫。笔者认为,巧妙的背景介绍,会起到情感的传导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极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比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作了如下背景介绍:“《歌唱二小放牛郎》写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接着追问:“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可能接触过这首歌曲,以歌曲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文本的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
2.说情景,读中知趣。有一种阅读之趣是情景导入,通过教师的“说”,再现故事情景,让孩子享受读中之趣。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我先出示秋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问:“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谁还能用一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秋天的赞美?”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唤醒了已知经验,带着对秋天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景的衔接,使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产生了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儿童的情绪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暗示下被唤起后,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上。这样的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理上的这一最可贵特点,以情感为纽带,把儿童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文本相关的对象上,从而加深儿童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李吉林语)
3.借媒体,临境添趣。语文教学中借助于录音和声像课件等辅助教具会平添几分情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掌声》教学中,在课文结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了一曲《爱的奉献》,创设浓烈的“情感场”,从而再次唤起学生对爱的真切体验,借用音乐微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又如,在教学《鸟岛》一课时,利用课件再现鸟儿陆续来岛上的样子,从而为学生后面的说话训练作了铺垫,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以“知”为铺垫,让孩子喜欢阅读
1.引领孩子“知”词句之趣。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阅读教学中有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课文中的“迷恋”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极深,值得细细品味。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第一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花丛里昆虫动听的声音能引起他探究的好奇心;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花丛里寻找数天;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忘记一切,坚持到抓到这只唱歌的虫子的那一刻。第二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他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发现一只“比樱桃核还小些的甲虫”,并视之为“珍珠一般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拾起甲虫,“放进一个蜗牛壳里”保护起来,为的是“回家再好好欣赏”;因为迷恋昆虫,他能不顾家长的反对和训斥,仍把甲虫带回家。聚焦“迷恋”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2.引导孩子“知”作品之情。从传神词语入手,揣摩其含义,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赏析能力。《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一句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在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通过做动作体会“飞、穿、越”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三、以“思”为阶梯,让孩子喜欢阅读
1.以旧引新。在学习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诗句时,我提问:“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到诗人此时的神情吗?”许多学生往往只从表面现象中答:“诗人舍不得与友人分别,还在伫立远望,这里表达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面对这种情况,我则提供材料,引导联想。“诗人在另一首送别诗中曾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神情怎样?”通过引导,学生们感悟到,明月天下共赏,它照着相隔千里的人,明月像一根线把诗人与友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诗人在这里注意明月,正是把对人的思恋,寄托于明月,传给友人。这一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许多同学结合诗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领悟诗人送别时对友人的深挚之情。他们感悟到:尽管那“孤帆”早已消逝在天际,可此时的诗人还伫立在江边,注视那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在“见”中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寄托于滚滚东去的滔滔江水,随友人而去。
2.以景促情。《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它与同学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我尝试着让同学走入情境,让同学活动起来,让同学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同学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同学们都舍不得回座位。于是,我拉着同学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这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我转过头,故意严肃地对平时大大咧咧的宇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同学内化吸收了。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名同学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同学们不时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同学们纯洁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课尾,我又问同学:“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同学们都说出了自身的真实感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阅读,需要“趣”为先,“知”作铺垫,“思”作阶梯,从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