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胜红瑶族服裝、饰品、绣片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龙胜红瑶服饰图案进行艺术研究,并结合少数民族审美情趣,探讨传统瑶族图案的现代应用,力求实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广西瑶族;龙胜红瑶;瑶族图案;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 74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5-01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2、具有浓郁的节日特点。瑶族人民在节日中都十分注意自己的服饰,特别是妇女和男青年。3、具有明显的性别特色。瑶族男女服饰区别除受汉族影响外,与其自身的社会分工和生理不同有关。4、具有图腾信仰特点。瑶族是个保留原始残余较多的民族,盘饥图腾崇拜的形响最大。
二、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种类
历史上,纺织、染色、挑花、刺绣、织锦等一直是瑶族人民用来制作民族服饰的传统工艺。从汉代开始,瑶族先民就开始在服装上染、织、绣饰图案纹样,以增加服饰的美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瑶族妇女对服饰进行装饰的方法和手段是变化无穷的,有时单以蜡染和挑花进行装饰;有时则把蜡染、挑花、刺绣、织锦等几种不同的工艺混合运用,使服饰更为丰富艳丽。
三、龙胜红瑶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及美学分析
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泅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因喜穿红色的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一)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龙胜“红瑶”的服饰主要有绣衣和织衣两种。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各色丝线精心刺绣,所绣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其形象生动,针绣精致。织衣,主要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红瑶服饰图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人们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以及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记录和表达,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二)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美学分析。红瑶服饰以正红或玫红色为主色调,用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进行搭配,使用各种大小和色彩丰富的几何图案进行组合,层层镶拼缝成服装,体现了红瑶服饰图案鲜艳夺目的色彩特征。红瑶服饰图案在造型上也多种多样,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其中抽象的几何图案在红瑶族服饰中的使用颇为广泛。
四、红瑶男女服饰研究
(一)红瑶女性服饰。红瑶女性的服饰分为“衫”和“裙”两种,其中“衫”即“上衣”,共分为四种,分别是:饰衣、便衣、花衣以及夹衣。
1.织衣、花衣、便衣。织衣,是红瑶妇女的常见服饰之一,其色彩以大红为主调,玫红、紫、黄、绿及蓝则为辅,各色相间,搭配和谐有序。它的长度直至肚脐下方,没有对襟,多是由蚕丝和棉纱用当地特有的木质织布机织造而成。
2.裙装。在裙装上,红瑶裙子分为青裙和花裙两种。红瑶裙子整体褶纹上细下粗,呈百褶装,下半截则为拧成120行左右的细褶,且每一裙褶都工整有序。在穿着方式上,红瑶妇女采用裙头系带的方式,八寸长的裙头带被当地人称之为“东把”,聪慧的红瑶妇女将简单纯色的东把用各色丝线绣出着极为细巧美丽的花纹图案。
3.发饰。长发是红瑶女子的一大特色,对此,当地流传的一首《长发歌》就很好地表达了红瑶女性对于长发的钟爱情感。红瑶妇女的发式大多为蟠桃式,借助假发编梳出丰满美丽的法式,再用一个绣满各式花样图案的黑色方形头巾包在头上,并将头巾一角的盘王印系在额头的正中央,以此表达对盘王的敬意。
4.银制配饰。银制配饰是红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银梳、银项圈、银牌、银耳环、银戒指及银镯。平时常戴的有银耳环、银戒指和银手镯等,其他多在婚嫁,盛大节日活动时才进行穿戴。
五、瑶族服饰文化的功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瑶族先民审美观念的产生,瑶族服饰的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除实用外,还有如下功能:1.装饰功能。瑶族服饰既是瑶族人民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工艺美术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一直是瑶族服饰制作的显著特点。2.财富功能。瑶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来说,它的财富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至今为止,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当缓慢,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还不太丰富。
六、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对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冲击早就开始了,但真正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瑶族传统服饰工艺濒临失传,继承与发展瑶族传统服饰工艺成为保护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瑶族传统服饰工艺传承危机的原因与表现。20世纪80 年代后.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经济如水银泻地流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瑶族也能较快地享受到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商品的便利,从而对瑶族传统服饰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其传承产生危机。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传承的社会基础不再存在。
2. 青年妇女外出打工。使瑶族村寨、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导致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3. 强势文化与新时尚的传播,使瑶族青年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统服饰工艺传承危机加剧。
(二)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1. 各级政府要重视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保护、传承工作。2. 做好瑶族民间艺人的培养、保护和传承工作。3. 借助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保护、传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
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既不能完全放弃固有的文化传统。要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引入新技术、新观念,使之和瑶族的现代化经济生活相适应,只有这样,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王建伟,李佳鸿,汤洁.广西龙胜红瑶服饰图案的艺术研究及设计应用[J]2010,11.
[2]玉时阶.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李梦珂(1994.06-),女,汉族,河南南阳,本科,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关键词:广西瑶族;龙胜红瑶;瑶族图案;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 74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5-01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2、具有浓郁的节日特点。瑶族人民在节日中都十分注意自己的服饰,特别是妇女和男青年。3、具有明显的性别特色。瑶族男女服饰区别除受汉族影响外,与其自身的社会分工和生理不同有关。4、具有图腾信仰特点。瑶族是个保留原始残余较多的民族,盘饥图腾崇拜的形响最大。
二、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种类
历史上,纺织、染色、挑花、刺绣、织锦等一直是瑶族人民用来制作民族服饰的传统工艺。从汉代开始,瑶族先民就开始在服装上染、织、绣饰图案纹样,以增加服饰的美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瑶族妇女对服饰进行装饰的方法和手段是变化无穷的,有时单以蜡染和挑花进行装饰;有时则把蜡染、挑花、刺绣、织锦等几种不同的工艺混合运用,使服饰更为丰富艳丽。
三、龙胜红瑶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及美学分析
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泅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因喜穿红色的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一)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龙胜“红瑶”的服饰主要有绣衣和织衣两种。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各色丝线精心刺绣,所绣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其形象生动,针绣精致。织衣,主要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红瑶服饰图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人们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以及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记录和表达,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二)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美学分析。红瑶服饰以正红或玫红色为主色调,用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进行搭配,使用各种大小和色彩丰富的几何图案进行组合,层层镶拼缝成服装,体现了红瑶服饰图案鲜艳夺目的色彩特征。红瑶服饰图案在造型上也多种多样,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其中抽象的几何图案在红瑶族服饰中的使用颇为广泛。
四、红瑶男女服饰研究
(一)红瑶女性服饰。红瑶女性的服饰分为“衫”和“裙”两种,其中“衫”即“上衣”,共分为四种,分别是:饰衣、便衣、花衣以及夹衣。
1.织衣、花衣、便衣。织衣,是红瑶妇女的常见服饰之一,其色彩以大红为主调,玫红、紫、黄、绿及蓝则为辅,各色相间,搭配和谐有序。它的长度直至肚脐下方,没有对襟,多是由蚕丝和棉纱用当地特有的木质织布机织造而成。
2.裙装。在裙装上,红瑶裙子分为青裙和花裙两种。红瑶裙子整体褶纹上细下粗,呈百褶装,下半截则为拧成120行左右的细褶,且每一裙褶都工整有序。在穿着方式上,红瑶妇女采用裙头系带的方式,八寸长的裙头带被当地人称之为“东把”,聪慧的红瑶妇女将简单纯色的东把用各色丝线绣出着极为细巧美丽的花纹图案。
3.发饰。长发是红瑶女子的一大特色,对此,当地流传的一首《长发歌》就很好地表达了红瑶女性对于长发的钟爱情感。红瑶妇女的发式大多为蟠桃式,借助假发编梳出丰满美丽的法式,再用一个绣满各式花样图案的黑色方形头巾包在头上,并将头巾一角的盘王印系在额头的正中央,以此表达对盘王的敬意。
4.银制配饰。银制配饰是红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银梳、银项圈、银牌、银耳环、银戒指及银镯。平时常戴的有银耳环、银戒指和银手镯等,其他多在婚嫁,盛大节日活动时才进行穿戴。
五、瑶族服饰文化的功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瑶族先民审美观念的产生,瑶族服饰的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除实用外,还有如下功能:1.装饰功能。瑶族服饰既是瑶族人民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工艺美术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一直是瑶族服饰制作的显著特点。2.财富功能。瑶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来说,它的财富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至今为止,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当缓慢,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还不太丰富。
六、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对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冲击早就开始了,但真正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瑶族传统服饰工艺濒临失传,继承与发展瑶族传统服饰工艺成为保护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瑶族传统服饰工艺传承危机的原因与表现。20世纪80 年代后.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经济如水银泻地流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瑶族也能较快地享受到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商品的便利,从而对瑶族传统服饰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其传承产生危机。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传承的社会基础不再存在。
2. 青年妇女外出打工。使瑶族村寨、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导致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3. 强势文化与新时尚的传播,使瑶族青年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统服饰工艺传承危机加剧。
(二)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1. 各级政府要重视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保护、传承工作。2. 做好瑶族民间艺人的培养、保护和传承工作。3. 借助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保护、传承瑶族传统服饰工艺。
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既不能完全放弃固有的文化传统。要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引入新技术、新观念,使之和瑶族的现代化经济生活相适应,只有这样,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王建伟,李佳鸿,汤洁.广西龙胜红瑶服饰图案的艺术研究及设计应用[J]2010,11.
[2]玉时阶.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李梦珂(1994.06-),女,汉族,河南南阳,本科,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