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y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四经“停办”之劫
  
  关于北大的历史,最有想象力的一个说法是把北大上溯汉代的太学传统,胡适和冯友兰都曾提出过这一观点,季羡林先生在这一问题虽然表示“吾从众”,可是还是认为从太学算起的说法“既合情,又合理”。北大历史难讲,难就难在一开始就讲不清。
  不过,北大校方从来不担心自己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年纪太小,不但不承认太学传统,就连有直接渊源的同文馆也都排除在外。之所以选定戊戌年“大学堂”的创立作为自己历史的开端,其中暗含了北大的自我定位:与其成为历代太学的正宗传人,不如扮演引进西学的开路先锋(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
  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2008年的北京大学,整整11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一个家族可以繁衍4代,一个学校,同样有自己的繁衍发展:如果按照时期划分的话,抗战之前处于沙滩红楼的老北大是个白胡子的老爷爷,属于第一代,资历深,威望高;抗战期间的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和抗战之后复员一直到1952年的北大同属于第二代,西南联大是不幸而夭折的天才,复员之后一直在红楼延续到1952年的北大则是小弟弟,或许是没有经历太多历史的“风雨”,小弟弟最终也没有见到多少历史的“彩虹”;1952年,北大从沙滩红楼西移到西郊燕园,从此北大告别了令人神往的马神庙,一直到了今天。这一段,按辈分排,算是第三代。
  本文不打算对北大的历史作全景式的扫描,而是想在其110年的历史中,选取几个时间点来逐一探视。
  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这座“紧挨着皇宫的大学”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也没有像后来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一开始就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蔡元培出长北大之后。经历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关于北大的叙述,才有了更多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
  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取代的是国子监。从这一点上来说,胡适和冯友兰的说法并非毫无理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学堂这所新学校里面弥漫了许多旧时代的空气。里面的学生,多是官员或者举、贡、生、监等旧派人物,1903年的癸卯学制规定:大学堂毕业的学生可以授予进士头衔并奖励翰林院编修检讨。一时之间,大学堂成了失意官员、举贡生监寻求出身的好处所。据沈尹默记述,在他初入北大任教时,有一位老先生,每次上课都有一个听差跟随,挟一地图、捧一壶茶和一只水烟袋。上课之前,听差先把这些物件摆放在讲台,然后退出,下课后再收起随老先生回府。上起体育课来就更为滑稽,操场上时不时传来“大人,向左转”、“大人,向右转”的喊声,学堂如官场,教师却一点也不能嫌累。而当时和平门外韩家潭一带著名的花柳巷“八大胡同”,其最好的主顾就是“两院一堂”,“两院”者当时北京政府国会的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则是指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之后的荣光,很难与当年的京师大学堂联系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所大学堂,在筹办之初,命运颇有波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被囚,康梁逃亡国外,之后,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全部被废。京师大学堂据说“以萌芽早,得不废”,实际并非如此。当时京师大学堂中有不少洋教习,聘书已经延订,慈禧老太太得罪不起洋教习,所以“不能不勉强敷衍”。大学堂虽然得以保留,但是招生人数大为减少,原定招生500人的计划,到1898年12月开学时,学生竟然不及百人,到了第二年,也不过200人。就是这样一个无关宏旨的大学堂,也没有存在多久,1900年,先有慈禧下令停办大学堂,后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大学堂校舍被占,设备被毁。“大学堂弦诵辍响者年余。”新世纪来了,大学堂却死了。这是北京大学的第一次夭折。
  1902年,京师大学堂卷土重来。
  1月10日,清政府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举行招生考试。12月17日,大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正式开学。从这一年一直到1951年,北京大学一直把这一天作为校庆日给学生放假一天。
  张百熙头脑开放,“喜用新进”,这让清廷大为不满,1903年,清廷加派荣庆为管学大臣,名为协助,实为监督,“百熙一意更新,荣庆时以旧学调之”。1904年,张百熙干脆被扫地出门,孙家鼐走马上任成了京师大学堂的新领导。辛亥革命爆发,战乱频繁,教育经费被挪充军饷,1911年底,清政府再次下令停办大学堂。这是大学堂建立后的第二次关门。不能说蔡元培长校之前的北大一无是处,京师大学堂开始向近代大学迈进,正是在这一时期里。
  北京大学的第三次面临停办,已经是民国建造之后。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严复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接管京师大学堂。5月份,教育部下令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成为北京大学校第一任校长。早在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严复就被认为是总教习的最佳人选,迟到了14年的任命,只是因为严复的资历不够。此次,严复终于迎来自己一展宏图的时刻。不过,2月任命,10月辞职,严复在北京大学校长的位置匆忙一闪。但在北大发展史上,严复的位置至关重要。若非严复保住了北大不至停办,之后也就不会有蔡元培出长北大的一幕。
  还是先来看看严复上任时的情况:
  严复接管大学堂之后,由于袁世凯常把教育经费挪作他用,以至于大学堂数月领不到经费。一代思想家不得不靠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以筹备复学,不想财政部又下令减少教员薪水至60元以下,严复担心此令影响教员到校复学,提出“为今之计,除校长一人准月支六十元,以示服从命令外,其余职教各员,在事一日,应准照额全支”。有研究者称,严复之所以能够提出此议,在于严复“另有进项”,即使如此,此举也算难得。不过,这已经属于题外话。除了经济困难,其他同样困难重重。1912年北大开学之后,学生返校不多,仅百余人,其中理科4人,工科14人,政法科不到10人。当时的人们对于北京大学,远没有像今天的人们这样趋之若鹜。
  职员比学生还多,正好落了教育部的口实,当年7月,教育部以经费困难、学校程度不高和管理不善为由,提出停办北京大学。
  严复以思想家的严密逻辑,上书教育部,洋洋洒洒一千余言,从大学对于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多重意义,论证“创建十有余年,为全国最高教育机关”的北京大学为何不可停办。严复上书之后,教育部表态:“解散之事,纯属子虚。”如果没有严复,北大会如何?谁也无法假设。
  时局纷乱,严复之后的大学校长有如走马灯,两个月的时间里换了3任。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北大又差一点被“办”了。   那时,北大任上的校长是何炳时。何燏时与北大的关系可以说不是那么融洽。这位1912年12月27日被任命的何校长到北大后,因为整顿预科不力,引起学生风潮,130多个学生涌到校长办公室,要求校长立辞职字据。但是,当教育部以费用过多、风纪不正、学生程度尚低和京津为一个大学教育区只能设一个大学为由,拟将北大停办,并入北洋大学之时,何校长拍案而起,给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和教育部呈文:“(北大)办理之不善,可以改良,经费之虚糜,可以裁节,学生程度之不一,可以力加整顿,而此唯一国立大学之机关,实不可遽行停止。”社会舆论一时全部倾向北大,使得教育部不得不发出声明:“本部职司教育”,对北大“但有整顿之意,并无撤废之心”,北大并入北洋一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回首北大创业之初的往事,择取了4段关于北大停办的故事,一来是为了避免和时贤众口一词地述说北大荣光撞车,二来也是为了在今天我们津津乐道于北大的荣光之际,不要忘了前辈们的筚路蓝缕。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951年之后,北大的校庆从12月17日改为5月4日。关于此,陈平原先生曾经专门撰文《北大校庆:为何改期?》。在文章中,陈先生写道:“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校庆纪念日是否也需要不断变迁,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答案若是肯定的,将招来无数不必要的烦恼。”陈先生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找来读读,相信会有自己的判断。在同一篇文章中,陈先生还说对于北大校庆改期,“还有一种说法,或许更实在些:并非每所大学都有如此辉煌的传统——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供‘开发利用’。”
  确实如此,没有哪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那样和“五·四”有如此紧密的关联。
  先说“五·四”那一天,在顾颉刚的叙述里,那天的情况很简略: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5000名学生游行示威,有32名学生被捕,关在北河沿,其中北京大学就有20名。蔡元培先生本人虽然在“五·四”当天没有参加游行,但他的同情是在学生一边的。他曾经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以身家作保要求北洋反动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运动得到广大的工人、商人、学生的拥护,他们举行罢工、罢市、罢课以示支持。北洋军阀的头头们害怕弄得不可收拾,过几天就把抓去的学生释放了。
  当时的“五·四”运动,不像现在这样天下闻名。就像蒋梦麟叙述的一般,“五·四”那一天的后果:“亲日官员辞职,被捕学生释放”。“上海和其他各地的全面罢课罢市风潮遏止以后,大家以为“五·四”事件就此结束,至少暂时如此。”黑暗政府遇到此类事情,一般隐瞒尚来不及,哪里会大肆宣扬。学生们倒是会口传耳播,但是范围毕竟有限。让“五·四”运动闻名天下的,是蔡元培,这使北大与“五·四”的渊源,更近了一步。
  “五·四”运动之后,蔡元培一时成众矢之的,过去不满于蔡元培的旧文人趁机出来活动,当时盛传,教育当局将任命马其昶为北京大学校长,而蔡元培经此“五·四”风潮,也觉得学生搞大了,他们初尝权力的香甜味道,以后难免热衷于此。于是,蔡元培留下一纸书信,离北大而去。书信甚为有名,其文日:“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
  5月9日上午,蔡元培留笺经北大油印传遍学界。学界为之大忙,经讨论先由北大全体学生出面挽留,如无效,则各校同盟罢课以作后援。经此一事,“五·四”运动遂得天下闻名。毫无疑问,“五·四”运动在当时就是爱国主义运动,“五·四”的“升温”,却是在新政权建立之后。
  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对“五·四”有过评价:““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尽管毛泽东把“五·四”运动狭隘化了,但是,在一些人看来,最高领袖对于“五·四”这样的一个评价,可以说得上是至高无上了。新政权建立之后,平常每天4版的《人民日报》,专注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局势,文化单位的消息绝少出现在第一版上,而北京大学依托“五·四”的福荫,竟然多次获此殊荣。
  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出版了《“五·四”运动三十周年纪念特刊》,头版头条是陈伯达的《“五·四”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道路》,4至6版则刊发了众多当时的大知识分子纪念五四的文章,这些人既包括吴玉章、郭沫若、茅盾这样带有“红色色彩”的知识分子,也有像杨振声、俞平伯、宋云彬这样色彩不是那么强烈的知识分子。接下来的几天,连续报道全国青代会的开幕词、工作纲领等,也都是强调如何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
  同样是1949年,北大的校庆,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应邀参加发表演讲,再一次把北京大学和“五·四”运动联系起来,徐特立是这样说的:
  北大是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学校,今天51周年纪念日值得纪念的,并不是它的前20年,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后31周年,因为今天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
  北大百年的时候,陈平原先生写道:“真希望,百年大庆之后,北大人能以平常心对待自己辉煌的历史,以及没有特殊意义的生日,以实事求是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太阳。”新的世纪过去了,北大的校庆还是5月4日,一切都没有改变。
其他文献
启蒙时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理想膨胀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混沌、世事迷茫的时代。书生意气,少年心事,恍若隔世;而那些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启蒙时代》是一部描写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小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狂飙突至,把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青年人抛到了一处。从高级干部公寓和从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女主人公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敏感、躁动和迷茫,顽强而莽撞地为
《我的兄弟叫顺溜》  朱苏进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6  定价:29.80元  本书以抗日战争背景,讲述了一个草根英雄的成长故事、一段感人肺腑的兵将传奇。一个小兵,却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射击天赋,他的一颗子弹便足以改变战争的结局。在深入骨髓的国恨家仇面前,他们同仇敌忾,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兄弟的情谊,为了亲人的承诺,甘愿付出全部的青春、激情、热血,和生命。    《美国沉没?》  易强著  人民
1964年,陈寅恪75岁,此时距他辞世的1969年,还有5年时间。这一年,他的学生蒋天枢(秉南)前来看望病中的老师,陈寅恪遂向他托付后事,并写下诗三首及《赠蒋秉南序》,其中写道:“清光绪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一日偶检架上旧书,见有《易堂九子集》,取而读之,不甚喜其文,唯深羡其事。以为魏丘诸子值明清嬗变之际,犹能兄弟戚友保聚一地,相与从容讲文论学于乾撼坤岌之际,不谓为天下之至乐大幸,不可也。”这未始
2008年8月8日,奥运圣火点燃的这一天,我读完了齐峰同志的新著《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以下简称《纵论》)。掩卷沉思,我生发出一个念头来,把《纵论》这本书推荐给出版界的同仁们,因为这是一本很值得咱出版人一读的好书。我敢保证,该书会让您受益匪浅!   齐峰同志现任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算是我相识不久的一位新朋友。交谈没几次,我便被他的学识、为人尤其是对出版工作的许多真知灼见所吸引,很有那
1979年,在安徽芜湖,一个目不识丁、自称是“傻子”的小商贩给全中国的理论家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  由于炒得一手好瓜子,他居然请了12个雇工。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那么,这个小商贩究竟算不算剥削,算不算资本家呢?于是,一场带有浓烈意识形态特征的大辩论开始了。  这场大辩论一直持续到1982年,当时瓜子工厂已经雇工105人
法国著名启蒙学者伏尔泰说:“我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之后,算是尝到故事体文艺的滋味了。”著名作家司汤达希望上帝使他忘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节,以便再读一遍,重温书中的乐趣。在欧洲名家如乔叟、薄伽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莱辛、拉封丹等人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一千零一夜》的书名是在12世纪埃及人首先使用的,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此书才基本定型。成书后,最先传到欧洲。当时
西方曾经有一句古谚:“崇尚智慧、珍视传统的民族永远不会消逝,也永远不会堕落。”诚哉斯言。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民族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叱咤风云,但因为忽视了智慧与传统的力量,所以他们往往湮灭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无论是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还是横扫欧洲大陆的匈奴骑兵,似乎都逃不过这一定律。  相反,有一些文明看似已经在文明史中消逝,却永远存活在人类的血脉之中。希腊,一个已经被冠之以“古希腊”——标志着它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建立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基础之上。2006年6月,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原深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整体并入。图书馆隶属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接受市科技信息局、市文化局的业务指导,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为市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
主宾国中国收获多     10月13日,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家展商参展,参展出版物多达40万种。作为主宾国的中国,在为期6天的活动时间里,每天在广场上举办两场演出,并在广场上的“主宾国帐篷”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如藏族唐卡、皮影、苗绣、风筝、剪纸、年画、木偶、茶艺等。此外,中国还主办了35场重要的出版专业交流活动和近80场文化活动。  
《花花公子》创始人,美国梦的实现者,人生赢家,曾比美元还坚挺的休·海夫纳先生,2017年9月28日辞世。他创办的《花花公子》,远非一个美国色情杂志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消费时代的产物,牵系的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从最开始的出版业,逐渐发展到娱乐产业、时尚产业等多领域,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兔子标识。  休·海夫纳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传奇。 2012年休·海夫纳迎娶第三任妻子、年仅24岁的英国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