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现代学校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生物才能,而且能培养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育创新意识,树立创新信心
很多学生会觉得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自己无关。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上让学生消除这一障碍。要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一定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学习过程中的突破或超越以及学习中的努力探究都是创新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这种潜质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也并不遥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呼唤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树立学生的创新信心。如:高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针对历史上几位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及科学创新精神,我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感知,从科学家选材的技巧到实验成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我也能做出来的感觉,从而产生“我也能行”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并且来收集这种气体,你怎么办?这样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基础以及课堂知识,进行大胆的设想以及大胆的尝试。老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点,学生就会总结出一个圆满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让他们明白科学家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欲望。
二、转变师生交流方式,变换课堂主体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其目的是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思维。他们被迫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难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滋生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或学习,对某一内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提出,然后再去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课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就变成了主体,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事实证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注重课外延伸, 在活动中拓展创新思维
生物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的信息不可能在课堂内获得,开展课外活动,是加强学生实践的有效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思维条件。
四、创设探究情境,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素质方面的潜在因素,设计行之有效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在探究中深化创新。如:高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过程中,需加入碳酸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加碳酸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让学生大胆的去实践、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所得到的知识会更清晰、记忆的会更牢固。
五、立足认知,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进行新的认知活动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保证。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拥有创新的源泉,才能为创新提供原材料和创新灵感。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编制一些新颖、多层次的题目,在问题的解决中强化创新能力。当然,习题编制要接近学生的现实状况,不能扩大学生的认知差距,随意加大学习难度,给学生的创新带来困难。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持之以恒,一如既往,有计划、有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然,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一、培育创新意识,树立创新信心
很多学生会觉得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自己无关。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上让学生消除这一障碍。要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一定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学习过程中的突破或超越以及学习中的努力探究都是创新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这种潜质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也并不遥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呼唤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树立学生的创新信心。如:高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针对历史上几位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及科学创新精神,我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感知,从科学家选材的技巧到实验成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我也能做出来的感觉,从而产生“我也能行”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并且来收集这种气体,你怎么办?这样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基础以及课堂知识,进行大胆的设想以及大胆的尝试。老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点,学生就会总结出一个圆满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让他们明白科学家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欲望。
二、转变师生交流方式,变换课堂主体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其目的是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思维。他们被迫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难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滋生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或学习,对某一内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提出,然后再去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课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就变成了主体,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事实证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注重课外延伸, 在活动中拓展创新思维
生物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的信息不可能在课堂内获得,开展课外活动,是加强学生实践的有效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思维条件。
四、创设探究情境,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素质方面的潜在因素,设计行之有效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在探究中深化创新。如:高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过程中,需加入碳酸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加碳酸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让学生大胆的去实践、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所得到的知识会更清晰、记忆的会更牢固。
五、立足认知,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进行新的认知活动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保证。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拥有创新的源泉,才能为创新提供原材料和创新灵感。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编制一些新颖、多层次的题目,在问题的解决中强化创新能力。当然,习题编制要接近学生的现实状况,不能扩大学生的认知差距,随意加大学习难度,给学生的创新带来困难。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持之以恒,一如既往,有计划、有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然,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