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护理培训
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突发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而新入急诊科的护士大都是低年资护士,基础差,缺少临床经验,在临床护理、临床思维、人际关系等核心能力较差[1],在独立面对多病种、跨学科的危重症患者等紧急情况时,常显得心理紧张、忙乱无序,急救技能操作不过关,影响了护理质量。以往“以老带新”的临床带教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急诊工作,笔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7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19~26岁,平均23.5岁;护龄0~6 年,平均2.66年;文化程度:大专13名,中专7名,采用传统培训法为对照组。2008-2012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22.5岁;护龄0~5年,平均2.15年;文化程度:大专15名,中专7名,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为实验组。两组低年资护士均无急诊工作经验,在年龄、护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士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即传统的“一带一”的培训模式。实验组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W. E. Deming) 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培训,即计划(plan )、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包括培训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施、工作情况落实检查和总结处理。(1) 计划阶段(plan ):①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对新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提问,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情况、应急能力和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等,并了解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②成立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由急诊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拔在急诊科工作10年以上、有丰富急诊专科知识及扎实的操作技能,并具有丰富的带教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高年资护师2~3名为小组成员。他们分别承担一至二项理论授课内容及操作技术培训,每项技术操作应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并专人负责,实行培训考核责任制[2],护士长全面负责监管整个培训过程。③根据急诊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及目标。通过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尽快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及布局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掌握预检分诊流程和抢救程序以及急救技能,能独立完成各班次工作职责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管理,能胜任各班岗位职责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 2~3个月,分3个阶段进行。④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成绩由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组成,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急诊科工作制度、各班工作职责、急诊工作流程、常见急救护理知识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和沟通技巧等;急救技能操作包括CPR、吸氧、吸痰、静脉留置针、除颤、洗胃,微泵、简易呼吸囊、心电图机、呼吸机的使用和气管插管配合等操作,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考核,考核标准参照广东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本院护理操作质量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成绩≥85分,急救技能操作成绩≥90分方能通过。(2) 实施阶段(do):第一阶段为熟悉环境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入科介绍及带班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区域环境的布局及工作要求;掌握急诊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等的物品要求,掌握抢救物品的数量、性质和规范要求;熟悉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流程、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班工作职责;掌握急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上报制度等;熟悉急诊各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原则。第二阶段为技能培训阶段,通过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和临床工作实践等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种抢救器械包的名称、包内物品的数量和要求,如胸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清创包、气管插管包等,以及各种器械的保养和管理;掌握急救操作技能,如吸氧、吸痰、CPR、静脉穿刺术、动脉血标本采集、各项术前准备、清创手术配合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熟悉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洗胃术等急救操作技能,掌握急诊科各种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心电图机、人工呼吸机、简易呼吸囊、洗胃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熟悉护患沟通技巧,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熟悉抢救药品的作用、常用剂量、用药途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第三阶段为临床工作实践阶段,通过“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培训等形式,使新护士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和沟通技巧;掌握急诊患者的入出院处理流程和安全转运;掌握患者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急诊留观和抢救病历的书写,并能正确执行急诊医嘱;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掌握院感相关知识和个人防护和急诊环境的消毒要求等。(3)检查阶段(check):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培训工作和计划的落实情况,在培训阶段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通过定期提问、随机提问、理论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对不能通过考核者继续培训相关内容;对培训中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低年资护士,考核予以加分,在晨会表扬,并适当缩短培训时间。(4)处理阶段(action):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作为推动下一阶段的动力和依据。如发现大部分低年资护士,虽然通过第二阶段的吸氧、吸痰、静脉穿刺术、CPR、气管插管护理配合、除颤等急救操作技能培训,但在第三段阶临床工作中,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时,仍出现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三阶段培训中加入情景模拟急救培训,如心搏骤停患者进入抢救室,接诊护士如何单人进行急救操作和多人进行抢救配合等,如单人的CPR、吸痰、吸氧操作等;多位医务人员的抢救配合,如气管插管配合、简易呼吸囊的应用、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多项急救技能的配合,并实行定位抢救配合。通过情景模拟培训,低年资护士如亲临其境,亲历抢救现场,对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各项急救技能的衔接、医嘱的执行、医护的配合、仪器的使用、医患的沟通、护理文书写的正确记录等环节,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加深了抢救工作体会。当遇到患者抢救时,能实施相关抢救操作流程,将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完成[3],从而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实操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带教老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理,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科室组织再次理论或技能操作的集中培训;对存在的个性问题,针对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培训,并落实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理论授课,课件制作加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声、图、文都有;操作示范制作成录像,操作流程明快,理论授课和操作示范的培训方式受到低年资护士的欢迎。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精心构思,收集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通过搜索相关的医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
1.3.2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护理能力判定标准采用Norman等提出的包括临床技能、知识和理解能力、人际能力、解决问题和临床判断能力、技术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体系[4],通过专家讨论研究,确定了七项指标:包括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按照客观结构式临床检测( 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方法编制试卷,成绩100分制。经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评价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5]。
1.3.3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分别发放患者满意度测评表各100份及医生满意度测评表100份,回收率100%。患者和医生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比较,见表2。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在专业技术能力、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见表3。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完善培训计划。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并对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减少了他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信心。并按培训计划和目标进行培训,能避免因工作忙或其它主观原因造成培训内容的简化和遗漏;分阶段考核是检查培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培训效果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6],使培训更规范、更科学和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巩固。低年资护士由于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临床经验少等原因,易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抢救操作流程不熟练,不准确等情况,系统和多形式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和操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资料表1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均比采用传统培训法成绩高,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生力军,他们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后倍感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临床思维欠缺,希望通过规范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而急诊科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低年资护士进入急诊后要很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障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管理模式。“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演练、并通过对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护理查房,指导低年资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充分了解病情观察的目的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通过基本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的培训,让护士掌握每一项护理操作的程序、注意事项、告知的相关内容,提高护士基本操作、专科技术操作技能。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学会人文关怀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低年资护士在学习、培训、实践中掌握健康教育和沟通技巧,培养了优良职业作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沟通能力,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7],从而确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和安全培训,护理安全与法的教育,使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在培训中,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和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教育,提高了他们个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各种职业危害,防止针刺伤,严格洗手要求,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他们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资料表2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3.3 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患者需求的过程,具有服务性,护理技能是否规范、熟练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感。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模式,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正确地掌握了护理操作技能,使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满意感[8]。同时,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工作热情、责任心、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在对低年资护士全面、系统、有计划的培训,也为医院进一步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资料表3显示,经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3.4 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9],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各项急救操作的每一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安全,通过规范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质量意识,使每名护士都能从自身做起,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他们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工作能力,规范了操作程序,使急诊科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同时,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和考核中,培训考核小组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随时研讨、修改和不断完善。这样,使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也使护理技术操作更加规范。PDCA循环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使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他们不断学习急诊专科知识,切实提高急诊操作技能,自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以来,没有因护理质量的缺陷而导致护理纠纷,有效保证了护理质量安全。
3.5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针对性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需求,培训小组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带教老师针对他们的特点制作课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更浓厚,并积极借助书本和科室带教资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科室使用PDCA循环法对低年资护士实行培训后,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同时,使科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6 对培训考核小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提高了急诊科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形成了护士长负责监督,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组织实施,带教老师具体工作的落实的培训体系。这样,低年资护士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工作,各种操作技术进步很快;而高年资护士有一种不努力就会淘汰的紧迫感,会更认真的学习专科知识,也可以不断提高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沟通、科研能力[10]。在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对其他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就必须自己熟练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带教老师对自身理论知识进行梳理,规范自身操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全面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菲,叶茂,代颖,等.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2]张芹,任素珍,刘光青.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入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93-94.
[3]周燕华,金向英.情景教学法在提高轮转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08,7(10):784-785.
[4] 黎雪梅,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8,23( 4):74-76.
[5] 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6]孙玉勤.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83-484.
[7]陈玉霞,朱娟,李桂梅,等. 护理三级查房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医院,2011,11(7):118-120.
[8]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5-56.
[9]徐国勋,屠丽君.护理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63.
[10] 潘玉勤,章霞,郑洪女.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的实行与效果[J].现代医院,2009,9(8):115-116.
(收稿日期:2013-03-12) (本文编辑:郎威)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护理培训
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突发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而新入急诊科的护士大都是低年资护士,基础差,缺少临床经验,在临床护理、临床思维、人际关系等核心能力较差[1],在独立面对多病种、跨学科的危重症患者等紧急情况时,常显得心理紧张、忙乱无序,急救技能操作不过关,影响了护理质量。以往“以老带新”的临床带教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急诊工作,笔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7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19~26岁,平均23.5岁;护龄0~6 年,平均2.66年;文化程度:大专13名,中专7名,采用传统培训法为对照组。2008-2012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22.5岁;护龄0~5年,平均2.15年;文化程度:大专15名,中专7名,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为实验组。两组低年资护士均无急诊工作经验,在年龄、护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士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即传统的“一带一”的培训模式。实验组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W. E. Deming) 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培训,即计划(plan )、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包括培训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施、工作情况落实检查和总结处理。(1) 计划阶段(plan ):①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对新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提问,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情况、应急能力和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等,并了解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②成立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由急诊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拔在急诊科工作10年以上、有丰富急诊专科知识及扎实的操作技能,并具有丰富的带教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高年资护师2~3名为小组成员。他们分别承担一至二项理论授课内容及操作技术培训,每项技术操作应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并专人负责,实行培训考核责任制[2],护士长全面负责监管整个培训过程。③根据急诊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及目标。通过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尽快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及布局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掌握预检分诊流程和抢救程序以及急救技能,能独立完成各班次工作职责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管理,能胜任各班岗位职责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 2~3个月,分3个阶段进行。④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成绩由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组成,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急诊科工作制度、各班工作职责、急诊工作流程、常见急救护理知识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和沟通技巧等;急救技能操作包括CPR、吸氧、吸痰、静脉留置针、除颤、洗胃,微泵、简易呼吸囊、心电图机、呼吸机的使用和气管插管配合等操作,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考核,考核标准参照广东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本院护理操作质量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成绩≥85分,急救技能操作成绩≥90分方能通过。(2) 实施阶段(do):第一阶段为熟悉环境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入科介绍及带班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区域环境的布局及工作要求;掌握急诊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等的物品要求,掌握抢救物品的数量、性质和规范要求;熟悉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流程、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班工作职责;掌握急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上报制度等;熟悉急诊各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原则。第二阶段为技能培训阶段,通过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和临床工作实践等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种抢救器械包的名称、包内物品的数量和要求,如胸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清创包、气管插管包等,以及各种器械的保养和管理;掌握急救操作技能,如吸氧、吸痰、CPR、静脉穿刺术、动脉血标本采集、各项术前准备、清创手术配合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熟悉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洗胃术等急救操作技能,掌握急诊科各种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心电图机、人工呼吸机、简易呼吸囊、洗胃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熟悉护患沟通技巧,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熟悉抢救药品的作用、常用剂量、用药途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第三阶段为临床工作实践阶段,通过“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培训等形式,使新护士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和沟通技巧;掌握急诊患者的入出院处理流程和安全转运;掌握患者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急诊留观和抢救病历的书写,并能正确执行急诊医嘱;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掌握院感相关知识和个人防护和急诊环境的消毒要求等。(3)检查阶段(check):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培训工作和计划的落实情况,在培训阶段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通过定期提问、随机提问、理论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对不能通过考核者继续培训相关内容;对培训中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低年资护士,考核予以加分,在晨会表扬,并适当缩短培训时间。(4)处理阶段(action):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作为推动下一阶段的动力和依据。如发现大部分低年资护士,虽然通过第二阶段的吸氧、吸痰、静脉穿刺术、CPR、气管插管护理配合、除颤等急救操作技能培训,但在第三段阶临床工作中,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时,仍出现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三阶段培训中加入情景模拟急救培训,如心搏骤停患者进入抢救室,接诊护士如何单人进行急救操作和多人进行抢救配合等,如单人的CPR、吸痰、吸氧操作等;多位医务人员的抢救配合,如气管插管配合、简易呼吸囊的应用、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多项急救技能的配合,并实行定位抢救配合。通过情景模拟培训,低年资护士如亲临其境,亲历抢救现场,对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各项急救技能的衔接、医嘱的执行、医护的配合、仪器的使用、医患的沟通、护理文书写的正确记录等环节,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加深了抢救工作体会。当遇到患者抢救时,能实施相关抢救操作流程,将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完成[3],从而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实操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带教老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理,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科室组织再次理论或技能操作的集中培训;对存在的个性问题,针对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培训,并落实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理论授课,课件制作加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声、图、文都有;操作示范制作成录像,操作流程明快,理论授课和操作示范的培训方式受到低年资护士的欢迎。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精心构思,收集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通过搜索相关的医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
1.3.2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护理能力判定标准采用Norman等提出的包括临床技能、知识和理解能力、人际能力、解决问题和临床判断能力、技术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体系[4],通过专家讨论研究,确定了七项指标:包括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按照客观结构式临床检测( 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方法编制试卷,成绩100分制。经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评价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5]。
1.3.3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分别发放患者满意度测评表各100份及医生满意度测评表100份,回收率100%。患者和医生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比较,见表2。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在专业技术能力、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见表3。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完善培训计划。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并对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减少了他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信心。并按培训计划和目标进行培训,能避免因工作忙或其它主观原因造成培训内容的简化和遗漏;分阶段考核是检查培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培训效果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6],使培训更规范、更科学和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巩固。低年资护士由于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临床经验少等原因,易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抢救操作流程不熟练,不准确等情况,系统和多形式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和操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资料表1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均比采用传统培训法成绩高,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生力军,他们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后倍感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临床思维欠缺,希望通过规范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而急诊科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低年资护士进入急诊后要很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障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管理模式。“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演练、并通过对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护理查房,指导低年资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充分了解病情观察的目的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通过基本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的培训,让护士掌握每一项护理操作的程序、注意事项、告知的相关内容,提高护士基本操作、专科技术操作技能。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学会人文关怀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低年资护士在学习、培训、实践中掌握健康教育和沟通技巧,培养了优良职业作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沟通能力,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7],从而确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和安全培训,护理安全与法的教育,使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在培训中,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和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教育,提高了他们个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各种职业危害,防止针刺伤,严格洗手要求,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他们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资料表2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3.3 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患者需求的过程,具有服务性,护理技能是否规范、熟练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感。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模式,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正确地掌握了护理操作技能,使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满意感[8]。同时,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工作热情、责任心、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在对低年资护士全面、系统、有计划的培训,也为医院进一步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资料表3显示,经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3.4 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9],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各项急救操作的每一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安全,通过规范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质量意识,使每名护士都能从自身做起,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他们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工作能力,规范了操作程序,使急诊科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同时,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和考核中,培训考核小组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随时研讨、修改和不断完善。这样,使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也使护理技术操作更加规范。PDCA循环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使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他们不断学习急诊专科知识,切实提高急诊操作技能,自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以来,没有因护理质量的缺陷而导致护理纠纷,有效保证了护理质量安全。
3.5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针对性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需求,培训小组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带教老师针对他们的特点制作课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更浓厚,并积极借助书本和科室带教资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科室使用PDCA循环法对低年资护士实行培训后,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同时,使科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6 对培训考核小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提高了急诊科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形成了护士长负责监督,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组织实施,带教老师具体工作的落实的培训体系。这样,低年资护士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工作,各种操作技术进步很快;而高年资护士有一种不努力就会淘汰的紧迫感,会更认真的学习专科知识,也可以不断提高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沟通、科研能力[10]。在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对其他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就必须自己熟练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带教老师对自身理论知识进行梳理,规范自身操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全面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菲,叶茂,代颖,等.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2]张芹,任素珍,刘光青.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入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93-94.
[3]周燕华,金向英.情景教学法在提高轮转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08,7(10):784-785.
[4] 黎雪梅,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8,23( 4):74-76.
[5] 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6]孙玉勤.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83-484.
[7]陈玉霞,朱娟,李桂梅,等. 护理三级查房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医院,2011,11(7):118-120.
[8]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5-56.
[9]徐国勋,屠丽君.护理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63.
[10] 潘玉勤,章霞,郑洪女.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的实行与效果[J].现代医院,2009,9(8):115-116.
(收稿日期:2013-03-12)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