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暑假里,我拜读了贲友林老师撰写的《此岸与彼岸——我的数学教学手记》这本书。贲老师在该书中详细记录了当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也如实记录了自己教学的成功、挫折与失败,并且及时抒发了自己的改进设想。他观察学生细致入微,分析问题鞭辟入里,这种坚持不懈、勤奋率真的治学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聚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9-00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我,对贲友林的名字早就耳熟能详。贲老师从教17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报刊上发表了600多篇文章,多次在赛课中获一等奖,并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贲老师何以能获得如此成就?读过他的教学手记以后,我深受启迪:名师的成功得益于他们超乎寻常的认真和执著。你看,贲老师一直以来都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地思考每一个问题;从2002年2月开始,他坚持每天上课以后认真地撰写教学手记,不论繁忙与悠闲、疲惫与轻松。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认真”和“执著”伴随着他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让他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演奏出如此多彩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乐章。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想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必须聚焦课堂,深入反思。贲友林老师准确地抓住了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他说:“我不可能让自己的每一课都达到全国一等奖的水准,但我要用赛课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对每节课的反思都是建立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不仅从学生角度反思其课堂上的精彩与失误,而且从教师的角度反思成败得失,进而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反思到前瞻,步步深入。
近年来,我们也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但扪心自问,是发自内心的所需所想呢,还是应付检查的“涂鸦”?是真正深层次的思考呢,还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呢?谁都知道教学反思要经常写及时写,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往往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也往往能寻到许多不去做的理由。回想自己,为人师亦十多载,在这不算短暂的教育生涯中,我喜欢自己的职业,爱每一个孩子,但是工作的烦琐、身体的疲劳也常常困惑着我,总觉得如今的老师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每天就像转不停的陀螺,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学生,而且要不时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等等。光是这些就能让你头晕眼花,回到家又忙着照顾家庭,哪有多少时间放在教学研究上啊!但贲老师的《此岸与彼岸》让我感悟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管数学教育的高峰我们难以登临其绝顶,尽管通往数学教育最高境界的道路我们难以走到其尽头,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追求、有向往,数学教育研究竟也可以变得如此快乐和幸福。
关于教学反思,贲老师更喜欢另一种说法:教学手记。因为他觉得,教学手记的说法传达着“我手记我心”的写作追求。当然,想要像贲老师那样,每一天都纪录一点什么的话,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有毅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必须还要会思考,还得有较高的文化功底,要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阅读着贲老师的教学手记,发现他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原来他的能力来自于他广泛的读书和思考。他自己也说:“当我面对一些窘迫问题的时候,我就钻进书堆。”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从书上找到一些答案,更能把书上的文字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并付之于实践,从而达到学知识、长智慧的目的。
贲老师说过:“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认真地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都要学会积累,将“认真”进行到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协作者,激励、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以教师的创新去激励学生创新,去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成功,去探索数学问题,学到真正的数学。同时,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通过不断反思、追问和探索,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进行诊断、纠错、创新,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手段,努力使自己从“操作型”教师走向“科研型”教师,从而不断适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聚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9-00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我,对贲友林的名字早就耳熟能详。贲老师从教17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报刊上发表了600多篇文章,多次在赛课中获一等奖,并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贲老师何以能获得如此成就?读过他的教学手记以后,我深受启迪:名师的成功得益于他们超乎寻常的认真和执著。你看,贲老师一直以来都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地思考每一个问题;从2002年2月开始,他坚持每天上课以后认真地撰写教学手记,不论繁忙与悠闲、疲惫与轻松。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认真”和“执著”伴随着他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让他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演奏出如此多彩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乐章。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想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必须聚焦课堂,深入反思。贲友林老师准确地抓住了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他说:“我不可能让自己的每一课都达到全国一等奖的水准,但我要用赛课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对每节课的反思都是建立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不仅从学生角度反思其课堂上的精彩与失误,而且从教师的角度反思成败得失,进而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反思到前瞻,步步深入。
近年来,我们也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但扪心自问,是发自内心的所需所想呢,还是应付检查的“涂鸦”?是真正深层次的思考呢,还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呢?谁都知道教学反思要经常写及时写,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往往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也往往能寻到许多不去做的理由。回想自己,为人师亦十多载,在这不算短暂的教育生涯中,我喜欢自己的职业,爱每一个孩子,但是工作的烦琐、身体的疲劳也常常困惑着我,总觉得如今的老师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每天就像转不停的陀螺,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学生,而且要不时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等等。光是这些就能让你头晕眼花,回到家又忙着照顾家庭,哪有多少时间放在教学研究上啊!但贲老师的《此岸与彼岸》让我感悟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管数学教育的高峰我们难以登临其绝顶,尽管通往数学教育最高境界的道路我们难以走到其尽头,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追求、有向往,数学教育研究竟也可以变得如此快乐和幸福。
关于教学反思,贲老师更喜欢另一种说法:教学手记。因为他觉得,教学手记的说法传达着“我手记我心”的写作追求。当然,想要像贲老师那样,每一天都纪录一点什么的话,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有毅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必须还要会思考,还得有较高的文化功底,要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阅读着贲老师的教学手记,发现他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原来他的能力来自于他广泛的读书和思考。他自己也说:“当我面对一些窘迫问题的时候,我就钻进书堆。”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从书上找到一些答案,更能把书上的文字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并付之于实践,从而达到学知识、长智慧的目的。
贲老师说过:“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认真地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都要学会积累,将“认真”进行到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协作者,激励、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以教师的创新去激励学生创新,去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成功,去探索数学问题,学到真正的数学。同时,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通过不断反思、追问和探索,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进行诊断、纠错、创新,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手段,努力使自己从“操作型”教师走向“科研型”教师,从而不断适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