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电影的诞生,纪录片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把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那种不同于摄影棚制作出来的影片叫做“纪录片”,197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著名电影学教授合编的《电影术语词典》也对纪录片做过经典的界定:“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①纪录片是集真实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影视艺术样式,这两种特性正是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和新闻报道而成为一门独特艺术样式的根本原因。
纪录片的美来源于生活美,但生活美本身并不等同于艺术作品。生活美,是未经艺术加工的、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是人审美和创造美的领域之一,是激起美感的对象和艺术创造的源泉②。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他说客观现实之于创作者实际上也就是跟石料对于一个建筑家或雕塑家一样,石料本身并没有艺术价值,只有经过建筑家和雕塑家的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品。同样,生活美也只是素材,需要经过创作者的选择、剪辑,才能成为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影片。艺术家的职责就是通过犀利的眼睛,发现繁杂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表层下的美,并传达美的体验,给人以美的享受。纪录片特有的真实之美,在以真实性原则为基本原则对客观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中产生。
真实之美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一、从艺术的角度探讨真实美
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真实的,甚至比历史更为真实。他从模仿论的艺术观出发,指出艺术的模仿有三种形式:一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二是“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三是“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后一种是最好的。艺术模仿现实,并不是对现实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如果说历史学家描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个别的事情”,那么诗人描写的就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讲“可能发生”或“应该发生”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诗(艺术)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比历史更真实。这种艺术真实不同于物理真实,而是一种心理体验的真实,是符合情感或心理逻辑的真实。纪录片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真实,也就应证了格里尔逊所说的“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其实创作纪录片就如同画竹一样,创作者呈现出来的“真实生活”是要经过“眼中的生活”和“胸中的生活”这个两个阶段的酝酿与准备的,创作者把直观的“眼中的生活”与自己心意相融合,构成审美意象的“胸中的生活”图景,再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把“生活”的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生活”。
二、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认知真实美
纪录片的本性是纪实性,即纪录片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巴赞纪实美学始终关注的焦点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真实问题,他强调艺术的逼真性,以及电影的照相性和记录功能,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通过场面调度来保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他在《电影是什么》中说过:“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③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其实就是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客观的、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他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主要集中在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并且指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根据巴赞的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类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并且这种心理愿望来自于人类自古便有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即“木乃伊情结”④。克拉考尔也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提出“物质复原论”,强调了电影与照相的亲缘性,他们都和现实有着固有的亲近性。即便如此亲近,即使是客观复原,也并不等于影视作品与现实或历史的完全等同。阿恩海姆曾指出,影视作品与现实的相似性,使得人们容易陷入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把影视作品误当作是现实的原貌⑤。纪录片中的真实完全等同于生活真实,这实在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后来巴赞也认识到电影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无法等同这一点,在《杰作:<温别尔托D>》一文中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以此说明电影应当不断地向现实靠拢,但又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电影并不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⑥。
纪录片的真实美来自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单纯达到表象真实的作品,还远远不能构成真实美。例如把纪录片的娱乐性发扬光大的纪实性肥皂剧,它的目的是娱乐,是不断放大和挖掘真实素材商业潜力的过程,架构出了一个表面上的“生动的真实”。虽然是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单纯的表象真实不等同于纪录片的真实,也毫无美感可言。同时,纪实性肥皂剧突出商业价值、戏剧性和娱乐性,大多抛弃了纪录片的社会使命,在创造极高收视率和商业利润的同时出现娱乐化、庸俗化、恶俗化的倾向。再比如一些实验性质的影片,如电影《女巫布莱尔》,全部用手持DV进行拍摄,晃动的镜头、画面失焦等技术上不合格的画面比比皆是,同时他们又把虚构的剧情当作纪录片来宣传,给观众无比真实的感觉,正是因为观众把故事的内容都当作真实的,所以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一点一点走进电影所营造的恐怖氛围中去。再比如电影《第四类接触》,它利用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大家对编造的情节信以为真,其中运用了一些采访、画面加解说、DV录像等纪录片手法,看似客观真实,可实际上都是在“演戏”,他们所讲述的、所呈现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很容易混淆视听让观众信以为真,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如果作为故事片当然无可厚非,但却永远不能划入到纪录片的范畴。纪录片的真实一定是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没有深度真实的依托,单纯的表象真实无法构成纪录片的真实之美。
三、从镜头背后把握真实美 事实上,即使是通过“电影眼睛”——摄影机,这个把物质现实复原得最逼真的机器,我们所看到的也不是完整的真实,而是经过拍摄者或者说是导演挑选和安排之后建立起的真实。所以,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去隐藏,都不可避免地会把藏在镜头背后的那个叙述者、创作者暴露出来。以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为例,巴赞认为蒙太奇把生活剪成一堆碎片,破坏了时间空间的真实性,因此长镜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风格化地对真实的追求,常常被打上客观、真实的烙印。长镜头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内容是真实的,却也是经过了导演精心地编织、设计,利用画框、运动所构建、设计出来的,赋予客观表象本身所不曾有的意义。例如田壮壮的纪录片《德拉姆》,开头一段的一个长焦长镜头中,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人赶着马队渐渐走远,一个邮递员便骑着车子恰到好处地入画了,让人感受到历史时空的纵深,一种幽远深邃的意境油然而生,古今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个景深画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的修辞,使画面增添了一层厚重深刻的内涵,而这些显然是被安排设计好的,正是导演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使观众感受到这种美的体验。
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文中说过:“即使是连续摄下的镜头也仍然是安排好的场景,是对现实的再加工,它不可能是现实的完整再现。取景、布光、事先设计好的移动摄影、演员的走位、镜头内部不同主义的组合、必不可少的镜头转换……这一切是以表明即使在最具现代性的影片中,导演的构思和意图也是处处可见的,除了现实本身,没有不掺假的现实等价物,现实没有替身,现实绝非艺术品”。长镜头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虽然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却使观众达到一种心理上的真实感,是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具有真实美。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的过程,是引导观众发现美的过程。
许多公认的优秀纪录片,都有很明显的导演痕迹。例如“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中就明显存在摆拍的痕迹,如在冰窟窿里捕猎海象、搭建特大冰屋让纳努克一家在刺骨严寒的阳光下睡觉的镜头。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其真实性的认定,反而更加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们展示了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态和古老的生活方式,来反映一种文化的关注和理解,虽然有些是他们现在已经不再做的事情,例如古老的捕猎方式,但确实是他们曾经真实做过的事情,并且他们也自愿为弗拉哈迪再做一次。格里尔逊的纪录片理念强调创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结果要真实,是弗拉哈迪所恪守的信条,也是他对纪录片价值的判断。纪录片创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埋藏在生活表象下的真实价值,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并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传递创作者的某种理想精神或道德观念,通过审美的方式引导人们感悟生活,思考社会问题,探求自然、生活的本质,它不仅是艺术,具有美学价值,也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纪录片的真实之美源自于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相互作用、来自于主客观的统一。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者通过“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把自己对生活的解读传达给观众的过程,是引导观众发现美的过程。纪录片是客观的、非虚构的,是以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过程、真实的本质为支撑的,具有形象的历史档案的价值,同时,纪录片又是相当主观的,带有作者“艺术的创造”,是创作者对生活美的提炼,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们既要尊重现实、忠于生活、讲求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创造处理”,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隐藏在真实的画面中,让观众通过审美在不知不觉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与作者传达的思想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 任远编著《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P4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 邱明正 朱立元主编 《美学小辞典》P29 上海辞书出版社
③ 任远编著《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 P43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 彭吉象著《影视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 彭吉象著《影视美学》 P57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⑥ 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邱明正 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5]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纪录片的美来源于生活美,但生活美本身并不等同于艺术作品。生活美,是未经艺术加工的、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是人审美和创造美的领域之一,是激起美感的对象和艺术创造的源泉②。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他说客观现实之于创作者实际上也就是跟石料对于一个建筑家或雕塑家一样,石料本身并没有艺术价值,只有经过建筑家和雕塑家的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品。同样,生活美也只是素材,需要经过创作者的选择、剪辑,才能成为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影片。艺术家的职责就是通过犀利的眼睛,发现繁杂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表层下的美,并传达美的体验,给人以美的享受。纪录片特有的真实之美,在以真实性原则为基本原则对客观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中产生。
真实之美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一、从艺术的角度探讨真实美
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真实的,甚至比历史更为真实。他从模仿论的艺术观出发,指出艺术的模仿有三种形式:一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二是“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三是“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后一种是最好的。艺术模仿现实,并不是对现实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如果说历史学家描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个别的事情”,那么诗人描写的就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讲“可能发生”或“应该发生”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诗(艺术)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比历史更真实。这种艺术真实不同于物理真实,而是一种心理体验的真实,是符合情感或心理逻辑的真实。纪录片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真实,也就应证了格里尔逊所说的“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其实创作纪录片就如同画竹一样,创作者呈现出来的“真实生活”是要经过“眼中的生活”和“胸中的生活”这个两个阶段的酝酿与准备的,创作者把直观的“眼中的生活”与自己心意相融合,构成审美意象的“胸中的生活”图景,再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把“生活”的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生活”。
二、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认知真实美
纪录片的本性是纪实性,即纪录片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巴赞纪实美学始终关注的焦点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真实问题,他强调艺术的逼真性,以及电影的照相性和记录功能,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通过场面调度来保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他在《电影是什么》中说过:“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③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其实就是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客观的、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他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主要集中在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并且指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根据巴赞的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类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并且这种心理愿望来自于人类自古便有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即“木乃伊情结”④。克拉考尔也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提出“物质复原论”,强调了电影与照相的亲缘性,他们都和现实有着固有的亲近性。即便如此亲近,即使是客观复原,也并不等于影视作品与现实或历史的完全等同。阿恩海姆曾指出,影视作品与现实的相似性,使得人们容易陷入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把影视作品误当作是现实的原貌⑤。纪录片中的真实完全等同于生活真实,这实在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后来巴赞也认识到电影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无法等同这一点,在《杰作:<温别尔托D>》一文中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以此说明电影应当不断地向现实靠拢,但又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电影并不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⑥。
纪录片的真实美来自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单纯达到表象真实的作品,还远远不能构成真实美。例如把纪录片的娱乐性发扬光大的纪实性肥皂剧,它的目的是娱乐,是不断放大和挖掘真实素材商业潜力的过程,架构出了一个表面上的“生动的真实”。虽然是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单纯的表象真实不等同于纪录片的真实,也毫无美感可言。同时,纪实性肥皂剧突出商业价值、戏剧性和娱乐性,大多抛弃了纪录片的社会使命,在创造极高收视率和商业利润的同时出现娱乐化、庸俗化、恶俗化的倾向。再比如一些实验性质的影片,如电影《女巫布莱尔》,全部用手持DV进行拍摄,晃动的镜头、画面失焦等技术上不合格的画面比比皆是,同时他们又把虚构的剧情当作纪录片来宣传,给观众无比真实的感觉,正是因为观众把故事的内容都当作真实的,所以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一点一点走进电影所营造的恐怖氛围中去。再比如电影《第四类接触》,它利用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大家对编造的情节信以为真,其中运用了一些采访、画面加解说、DV录像等纪录片手法,看似客观真实,可实际上都是在“演戏”,他们所讲述的、所呈现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很容易混淆视听让观众信以为真,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如果作为故事片当然无可厚非,但却永远不能划入到纪录片的范畴。纪录片的真实一定是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没有深度真实的依托,单纯的表象真实无法构成纪录片的真实之美。
三、从镜头背后把握真实美 事实上,即使是通过“电影眼睛”——摄影机,这个把物质现实复原得最逼真的机器,我们所看到的也不是完整的真实,而是经过拍摄者或者说是导演挑选和安排之后建立起的真实。所以,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去隐藏,都不可避免地会把藏在镜头背后的那个叙述者、创作者暴露出来。以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为例,巴赞认为蒙太奇把生活剪成一堆碎片,破坏了时间空间的真实性,因此长镜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风格化地对真实的追求,常常被打上客观、真实的烙印。长镜头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内容是真实的,却也是经过了导演精心地编织、设计,利用画框、运动所构建、设计出来的,赋予客观表象本身所不曾有的意义。例如田壮壮的纪录片《德拉姆》,开头一段的一个长焦长镜头中,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人赶着马队渐渐走远,一个邮递员便骑着车子恰到好处地入画了,让人感受到历史时空的纵深,一种幽远深邃的意境油然而生,古今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个景深画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的修辞,使画面增添了一层厚重深刻的内涵,而这些显然是被安排设计好的,正是导演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使观众感受到这种美的体验。
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文中说过:“即使是连续摄下的镜头也仍然是安排好的场景,是对现实的再加工,它不可能是现实的完整再现。取景、布光、事先设计好的移动摄影、演员的走位、镜头内部不同主义的组合、必不可少的镜头转换……这一切是以表明即使在最具现代性的影片中,导演的构思和意图也是处处可见的,除了现实本身,没有不掺假的现实等价物,现实没有替身,现实绝非艺术品”。长镜头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虽然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却使观众达到一种心理上的真实感,是表象真实和深度真实的统一,具有真实美。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的过程,是引导观众发现美的过程。
许多公认的优秀纪录片,都有很明显的导演痕迹。例如“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中就明显存在摆拍的痕迹,如在冰窟窿里捕猎海象、搭建特大冰屋让纳努克一家在刺骨严寒的阳光下睡觉的镜头。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其真实性的认定,反而更加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们展示了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态和古老的生活方式,来反映一种文化的关注和理解,虽然有些是他们现在已经不再做的事情,例如古老的捕猎方式,但确实是他们曾经真实做过的事情,并且他们也自愿为弗拉哈迪再做一次。格里尔逊的纪录片理念强调创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结果要真实,是弗拉哈迪所恪守的信条,也是他对纪录片价值的判断。纪录片创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埋藏在生活表象下的真实价值,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并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传递创作者的某种理想精神或道德观念,通过审美的方式引导人们感悟生活,思考社会问题,探求自然、生活的本质,它不仅是艺术,具有美学价值,也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纪录片的真实之美源自于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相互作用、来自于主客观的统一。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者通过“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把自己对生活的解读传达给观众的过程,是引导观众发现美的过程。纪录片是客观的、非虚构的,是以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过程、真实的本质为支撑的,具有形象的历史档案的价值,同时,纪录片又是相当主观的,带有作者“艺术的创造”,是创作者对生活美的提炼,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们既要尊重现实、忠于生活、讲求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创造处理”,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隐藏在真实的画面中,让观众通过审美在不知不觉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与作者传达的思想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 任远编著《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P4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 邱明正 朱立元主编 《美学小辞典》P29 上海辞书出版社
③ 任远编著《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 P43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 彭吉象著《影视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 彭吉象著《影视美学》 P57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⑥ 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邱明正 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5]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