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美术教育和科学活动教学可谓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美术的教学已经逐渐引进到幼儿教学中,但是细化到幼儿科学活动中美术手段的具体应用,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发展很不平衡,现如今科学活动的开展在幼儿群体中的发展也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如何结合好美术手段,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结合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对幼儿的科学活动教育进行改进也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是结合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发展状况,来分析如何将美术手段巧妙运用到科学活动中。
【关键词】美术手段 幼儿科学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49-02
前言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課题的开展,根据我园课题开展的情况,这学期我们将课题改为“科艺结合的科学活动”,每班根据各自的情况,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开展,我班选的是“水“这样一个主题。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人们生活所离不开的,但如何将这样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并和艺术相联系呢?这着实让我们费了一番脑经。在艺术活动中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将美术手段巧妙的运用呢?或者说如何才能将美术手段和科学教育有机渗透呢?我认为所谓的渗透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一种融合体。
我园的课题开展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其中我们一直在摸索,也请了专家来现场指导传授经验。在学习,摸索和探讨的过程,我觉得所谓的美术手段在科学活动的运用,并不是单纯的将自己所认识的科学现象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应该是有美术成果展现的,而这成果的展现又并非是单一的美术手段,他是科学知识和艺术手段渗透后产生的产物,而这些产物的产生和以下几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乐意学习的知识点掌握会更深刻,进步的也就越快,这充分体现了幼儿对食物兴趣的重要性。幼儿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他们每一个举动都是在寻求新知和意识萌芽的表露。他们对新鲜环境的好奇心总是蠢蠢欲动,这将是环境艺术赋予他们的真实灵感,同时也是兴趣的一种驱动力。如我在教授《好喝的饮料》实践中,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和透明的瓶子,引导幼儿自己动手随意选取颜色进行搭配,这时幼儿便可发现:瓶子里的颜色在不断的地变化着,他们对自己能变出这么多饮料十分自豪,幼儿们对这种变幻的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就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新颜色。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些饮料是哪些水果宝宝变出来的?”并要求他们根据这些饮料的配色情况来给水果宝宝穿衣服。听,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茄子上的绿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另一个小朋友大叫“啊!我成魔术师啦!变。”幼儿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就会将他无限放大,在无意中创造新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乍一看这好像是一节美术课,但活动中,我将三原色变成三间色的科学道理通过玩的方式让幼儿接受并了解,不费什么功夫他们就清楚的认识了。所以说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将课堂教学融入幼儿对环境中事物的吸引上,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意识的形成。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创新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想向,是即事物发展改变的另一个表现,也是新鲜事物的另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知道幼儿时期正是其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起来。加之幼儿们不受思想意识的束缚,想象和实践将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例如,《有趣的水》中幼儿在一开始的观察水的颜色时,有许多幼儿就把水的颜色说成是白色,我们就比较了白纸与玻璃的区别,白纸手放在后面是看不见的,但玻璃手放在后面是看得见的,这叫透明,经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快就理解了透明与白色的区别在将黄沙放入水中后,水出现了颜色,幼儿就认为黄沙溶解与水,但在出示了小石头后,幼儿就更容易理解,溶解在水中的是上面的泥,而不是物质本身。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实验,理解了溶解。学会了“溶解”“搅拌”词语。幼儿的整体表现还不错。在这一活动中,教我采用的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形式及手段,而是各种方法、形式及手段的综合运用。幼儿获得的不是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水娃娃》这一活动中,我通过幼儿的多次实践和探索让他们知道颜色配对后的深浅和所加颜料的深浅有关。并通过多次实践让他们体验帮助他人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四、结束语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只有在活动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才能将我们的可以操作活动更好的延续下去,才能将美术手段更巧妙的运用到科学操作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焦婷.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指导[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1期.
[2]霍雨佳.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特点与类型[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许艳.幼儿科学课程的后现代视域审视[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钟辉.创设幼儿科学实验室的体会[J].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04期.
【关键词】美术手段 幼儿科学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49-02
前言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課题的开展,根据我园课题开展的情况,这学期我们将课题改为“科艺结合的科学活动”,每班根据各自的情况,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开展,我班选的是“水“这样一个主题。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人们生活所离不开的,但如何将这样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并和艺术相联系呢?这着实让我们费了一番脑经。在艺术活动中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将美术手段巧妙的运用呢?或者说如何才能将美术手段和科学教育有机渗透呢?我认为所谓的渗透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一种融合体。
我园的课题开展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其中我们一直在摸索,也请了专家来现场指导传授经验。在学习,摸索和探讨的过程,我觉得所谓的美术手段在科学活动的运用,并不是单纯的将自己所认识的科学现象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应该是有美术成果展现的,而这成果的展现又并非是单一的美术手段,他是科学知识和艺术手段渗透后产生的产物,而这些产物的产生和以下几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乐意学习的知识点掌握会更深刻,进步的也就越快,这充分体现了幼儿对食物兴趣的重要性。幼儿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他们每一个举动都是在寻求新知和意识萌芽的表露。他们对新鲜环境的好奇心总是蠢蠢欲动,这将是环境艺术赋予他们的真实灵感,同时也是兴趣的一种驱动力。如我在教授《好喝的饮料》实践中,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和透明的瓶子,引导幼儿自己动手随意选取颜色进行搭配,这时幼儿便可发现:瓶子里的颜色在不断的地变化着,他们对自己能变出这么多饮料十分自豪,幼儿们对这种变幻的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就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新颜色。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些饮料是哪些水果宝宝变出来的?”并要求他们根据这些饮料的配色情况来给水果宝宝穿衣服。听,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茄子上的绿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另一个小朋友大叫“啊!我成魔术师啦!变。”幼儿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就会将他无限放大,在无意中创造新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乍一看这好像是一节美术课,但活动中,我将三原色变成三间色的科学道理通过玩的方式让幼儿接受并了解,不费什么功夫他们就清楚的认识了。所以说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将课堂教学融入幼儿对环境中事物的吸引上,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意识的形成。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创新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想向,是即事物发展改变的另一个表现,也是新鲜事物的另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知道幼儿时期正是其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起来。加之幼儿们不受思想意识的束缚,想象和实践将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例如,《有趣的水》中幼儿在一开始的观察水的颜色时,有许多幼儿就把水的颜色说成是白色,我们就比较了白纸与玻璃的区别,白纸手放在后面是看不见的,但玻璃手放在后面是看得见的,这叫透明,经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快就理解了透明与白色的区别在将黄沙放入水中后,水出现了颜色,幼儿就认为黄沙溶解与水,但在出示了小石头后,幼儿就更容易理解,溶解在水中的是上面的泥,而不是物质本身。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实验,理解了溶解。学会了“溶解”“搅拌”词语。幼儿的整体表现还不错。在这一活动中,教我采用的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形式及手段,而是各种方法、形式及手段的综合运用。幼儿获得的不是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水娃娃》这一活动中,我通过幼儿的多次实践和探索让他们知道颜色配对后的深浅和所加颜料的深浅有关。并通过多次实践让他们体验帮助他人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四、结束语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只有在活动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才能将我们的可以操作活动更好的延续下去,才能将美术手段更巧妙的运用到科学操作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焦婷.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指导[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1期.
[2]霍雨佳.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特点与类型[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许艳.幼儿科学课程的后现代视域审视[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钟辉.创设幼儿科学实验室的体会[J].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04期.